更新時間:2025-09-14 17:53:13作者:佚名
描寫青松的詩句5篇
日常生活中,人們時常能接觸到著名詩句,詩句是言簡意賅的表達,深刻地體現著社會風貌。詩句的樣式豐富,你接觸過的詩句是哪一種呢?下面是編輯為大家搜集的刻畫青松的句子,供大家參考使用,盼望能對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描寫青松的詩句1
偃亞長松樹,侵臨小石溪。靜將流水對,高共遠峰齊。
煙葉蔥蘢蒼麈尾,霜皮剝落紫龍鱗。
作者:白居易
《題流溝寺古松》
欲知松老看塵壁,死卻題詩幾許人。
作者:白居易
《題遺愛寺前溪松》
翠蓋煙籠密,花幢雪壓低。與僧清影坐,借鶴穩枝棲。
筆寫形難似,琴偷韻易迷。暑天風槭槭,晴夜露凄凄。
獨契依為舍,閑行繞作蹊。棟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棲。
《庭松》
作者: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當我階。亂立無行次,高下亦不齊。
高者三丈長,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臺。朝昏有風月,燥濕無塵泥。
疏韻秋槭槭,涼陰夏凄凄。春深微雨夕,滿葉珠蓑蓑。
歲暮大雪天,壓枝玉皚皚。四時各有趣,萬木非其儕。
去年買此宅,多為人所咍。一家二十口,移轉就松來。
移來有何得,但得煩襟開。即此是益友,豈必交賢才。
顧我猶俗士,冠帶走塵埃。未稱為松主,時時一愧懷。
《僧院松》
作者:曹松
此木韻彌全,秋霄學瑟弦。空知百馀尺,未定幾多年。
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堅。何當拋一干,作蓋道場前。
《題子侄書院雙松》
作者:曹唐
自種雙松費幾錢,頓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
卻惹空山舊燒煙。枝壓細風過枕上,影籠殘月到窗前。
莫教取次成閑夢,使汝悠悠十八年。
《松》
作者: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掛數枝云。
《澗松》
作者:崔涂
寸寸凌霜長勁條,路人猶笑未干霄。
南園桃李雖堪羨,爭奈春殘又寂寥。
《松鶴》
作者:戴叔倫
雨濕松陰涼,風落松花細。
獨鶴愛清幽,飛來不飛去。
《詠南岳徑松》
作者:狄煥
一陣雨聲歸岳嶠,兩條寒色下瀟湘。
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陰徹上方。
《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
作者:杜甫
落落出群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
欲存老蓋千年意,為覓霜根數寸栽。
《題唐興寺小松》
作者:杜荀鶴
雖小天然別,難將眾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滿襟風。
枝拂行苔鶴,聲分叫砌蟲。如今未堪看,須是雪霜中。
《觀鄰老栽松》
作者:耿湋
雖過老人宅,不解老人心。何事斜陽里,栽松欲待陰。
《戲題松樹》
作者:皎然
為愛松聲聽不足,每逢松樹遂忘還。
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閑云似我閑。
《畫松》
作者:景云
畫松一似真松樹,且待尋思記得無
曾在天臺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贈閭丘宿松》
作者:李白
阮籍為太守寫松樹的詩句,乘驢上東平。剖竹十日間,一朝風化清。
偶來拂衣去,誰測主人情。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掃地物莽然,秋來百草生。飛鳥還舊巢,遷人返躬耕。
何慚宓子賤,不減陶淵明。吾知千載后,卻掩二賢名。
《松》
作者:李嶠
郁郁高巖表,森森幽澗陲。鶴棲君子樹,風拂大夫枝。
百尺條陰合,千年蓋影披。歲寒終不改,勁節幸君知。
《高松》
作者:李商隱
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來不語時。
有風傳雅韻,無雪試幽姿。上藥終相待,他年訪伏龜。
《題蘇仙宅枯松》
作者:李涉
幾年蒼翠在仙家,一旦枝枯類海槎。
不如酸澀棠梨樹,卻占高城獨放花。
《松》
作者:廖匡圖
曾于西晉封中散,又向東吳作大夫。濃翠自知千古在,
清聲誰道四時無。枝柯偃后龍蛇老,根腳盤來爪距粗。
直待素秋搖落日,始將凡木斗榮枯。
《栽松》
作者:劉得仁
翠色凜空庭,披衣獨繞行。取從山頂嶮,栽得道心生。
未弱幽泉韻,焉論別木聲。霜天殘月在,轉影入池清。
《廟庭偃松詩》
作者:劉禹錫
勢軋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見與扶持。忽從憔悴有生意,
卻為離披無俗姿。影入巖廊行樂處,韻含天籟宿齋時。
謝公莫道東山去,待取陰成滿鳳池。
《松》
作者:陸肱
雪霜知勁質,今古占嘉名。斷砌盤根遠,疏林偃蓋清。
鶴棲何代色,僧老四時聲。郁郁心彌久,煙高萬井生。
《禁中春松》
作者:陸贄
陰陰清禁里,蒼翠滿春松。雨露恩偏近,陽和色更濃。
高枝分曉日,虛吹雜宵鐘。香助爐煙遠,形疑蓋影重。
愿符千載壽,不羨五株封。倘得回天眷,全勝老碧峰。
《品松》
作者:孟郊
追悲謝靈運,不得殊常封。縱然孔與顏,亦莫及此松。
此松天格高,聳異千萬重。抓拏巨靈手,擘裂少室峰。
擘裂風雨獰,抓拏指爪傭。道入難抱心,學生易墮蹤。
時時數點仙,裊裊一線龍。霏微嵐浪際,游戲顥興濃。
品松徒高高,雌鳴詎嗈嗈。賞異尚可貴,賞潛誰能容。
名華非典實,翦棄徒纖茸。刻削大雅文,所以不敢慵。
《古松》
作者:齊己
雷電不敢伐,鱗皴勢萬端。蠹依枯節死,蛇入朽根盤。
影浸僧禪濕,聲吹鶴夢寒。尋常風雨夜,應有鬼神看。
《新栽松》
作者:齊己
野僧教種法,苒苒出蓬蒿。百歲催人老,千年待爾高。
靜宜兼竹石,幽合近猿猱。他日成陰后,秋風吹海濤。
《題張老松樹》
作者:宋之問
歲晚東巖下,周顧何凄惻。日落西山陰,眾草起寒色。
中有喬松樹,使我長嘆息。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
描寫青松的詩句2
1、《澗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之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原憲貧,牛衣寒賤貂蟬貴。
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
2、《松樹》
唐·白居易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3、《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當我階。
亂立無行次,高下亦不齊。
高者三丈長,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臺。
朝昏有風月,燥濕無塵泥。
疏韻秋槭槭,涼陰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滿葉珠蓑蓑。
歲暮大雪天,壓枝玉皚皚。
四時各有趣,萬木非其儕。
去年買此宅,多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起步網校,移轉就松來。
移來有何得,但得煩襟開。
即此是益友,豈必交賢才?
顧我猶俗士,冠帶走塵埃。
未稱為松主,時時一愧懷。
4、《松》
唐·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掛數枝云。
5、《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6、《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
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幽色幸秀發,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籬,本亦有堤防。終然掁撥損,得吝千葉黃。
敢為故林主,黎庶猶未康。避賊今始歸,春草滿空堂。
覽物嘆衰謝,及茲慰凄涼。清風為我起,灑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蓋張。我生無根帶,配爾亦茫茫。
有情且賦詩,事跡可兩忘。勿矜千載后,慘澹蟠穹蒼。
7、《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8、《松》
唐·韓溉
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閑徵夢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見,
寒聲偏向月中聞。啼猿想帶蒼山雨,歸鶴應和紫府云。
莫向東園競桃李,春光還是不容君。
9、《古松感興》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貴賤不我均,若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獨立天地經。
寄言青松姿,豈羨朱槿榮。昭昭大化光,共此遺芳馨。
10、《南軒松》
唐·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
描寫青松的詩句3
1、小松
作者:齊己
發地才過膝,蟠根已有靈。嚴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
后夜蕭騷動,空階蟋蟀聽。誰于千歲外,吟繞老龍形。
2、松
作者:李嶠
郁郁高巖表,森森幽澗陲。鶴棲君子樹,風拂大夫枝。
百尺條陰合,千年蓋影披。歲寒終不改,勁節幸君知。
3、畫松
作者:景云
畫松一似真松樹,且待尋思記得無。
曾在天臺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4、松
作者:唐彥謙
托根蟠泰華,倚干蝕莓苔。
誰云山澤間,而無梁棟材。
5、戲題松樹
作者:皎然
為愛松聲聽不足,每逢松樹遂忘還。
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閑云似我閑。
6、小松
作者: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7、小松
作者:章孝標
爪葉鱗條龍不盤,梳風幕翠一庭寒。
莫言只是人長短,須作浮云向上看。
8、高松
作者:李商隱
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來不語時。
有風傳雅韻,無雪試幽姿。上藥終相待,他年訪伏龜。
9、書院二小松
作者:李群玉
一雙幽色出凡塵,數粒秋煙二尺鱗。
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
10、新栽松
作者:文丙
可憐同百草,況負雪霜姿。歌舞地不尚,歲寒人自移。
階除添冷淡,毫末入思惟。盡道生云洞,誰知路嶮巇。
11、題小松
作者:李商隱
憐君孤秀植庭中,細葉輕陰滿座風。
桃李盛時雖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蔥。
一年幾變枯榮事,百尺方資柱石功。
為謝西園車馬客,定悲搖落盡成空。
12、禁中春松
作者:常沂
映殿松偏好,森森列禁中。攢柯沾圣澤,疏蓋引皇風。
晚色連秦苑,春香滿漢宮。操將金石固,材與直臣同。
翠影宜青瑣,蒼枝秀碧空。還知沐天眷,千載更蔥蘢。
13、青松
作者: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14、松
作者: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掛數枝云。
15、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
作者:杜甫
落落出群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
欲存老蓋千年意,為覓霜根數寸栽。
16、松
作者:鄭谷
下視垂楊拂路塵,雙峰石上覆苔文。
濃霜滿徑無紅葉,晚日高枝有白云。
春砌花飄僧旋掃,寒溪子落鶴先聞。
那堪寂寞悲風起,千樹深藏李白墳。
17、品松
作者:孟郊
追悲謝靈運,不得殊常封。縱然孔與顏,亦莫及此松。
此松天格高,聳異千萬重。抓?巨靈手,擘裂少室峰。
擘裂風雨獰,抓?指爪?道入難抱心,學生易墮蹤。
時時數點仙,裊裊一線龍。霏微嵐浪際,游戲顥興濃。
品松徒高高,雌鳴詎?賞異尚可貴,賞潛誰能容。
名華非典實,翦棄徒纖茸。刻削大雅文,所以不敢慵。
描寫青松的詩句4
青峰聳立山巒外,深谷幽靜水邊處。仙鶴停歇賢人旁,清風吹拂賢士處。參天枝葉交相映,古老樹冠覆四周。寒冬時節永不凋,剛強品格望君識。
青翠籠罩庭院,獨自披衣來回踱步。從山頂移來,種出一片心性。不遜幽泉清音,怎比別處樹枝聲響。寒霜時節殘月懸,倒影搖曳入清澈池中。
數載青蔥于異境,倏忽干枝似孤舟。豈若那帶酸梨木,反于高闕自展葩。
幽深宮苑深處,青松翠綠滿園春意。甘霖滋潤格外多,暖陽映照更加鮮明。枝頭篩落晨光,風聲隱約夾雜夜鐘。松香飄散伴隨爐火,樹影朦朧如同華蓋。祈愿能夠長存千年,不羨慕那五株封賞。若能獲得天恩回護,勝過那蒼老碧色山峰。
雨聲傳到岳嶠那邊,兩條寒流流向瀟湘這邊。旅人吟詠晚景停下孤單的小船,僧人踏著清幽樹蔭走到高處。
此樹雖顯與眾不同,難以與尋常樹木相提并論。它侵占僧人半邊窗欞的月光,面對客人的時候則滿身披風。樹枝輕拂著長滿苔蘚的仙鶴,聲音與從臺階上鳴叫的蟲子相互交織。如今這般景象實在難看,必須等到經歷了風雪嚴霜之后才能欣賞。
這棵松樹聲韻十分完美,秋天夜空里仿佛聽到瑟弦的聲音,能感覺到它高達一百多尺,卻無法確定它生長了多少年,古老的樹皮被歲月磨礪得像云彩般剝落,但孤獨的樹根卻深深扎入大地,什么時候才能砍伐這棵樹干,用作道場前的華蓋呢?
晚年東巖旁,環顧倍感悲涼。夕陽落西山,百草生寒意。其中挺立一松樹,令我不禁感嘆。高達百尺卻無枝,終生挺拔自傲。
自家栽種兩棵松樹花費多少,立刻讓庭院如同秋天一般清雅。能夠遮擋在這片地方新起的晴雨,卻引來了空曠山野舊時的煙火氣息。枝條承受著輕柔的風吹過枕頭上,樹影籠罩著將落的月亮來到窗前。不要讓它們輕易成為閑散的夢境,使得它們悠悠地生長十八年。——曹唐《題子侄書院雙松》?
松樹枝葉茂盛,樹皮像老鹿的尾巴一樣蒼老,剝落處露出紫色的樹干,如同龍鱗一般。想要知道松樹是否年長,可以看它布滿灰塵的墻壁,多少詩人已經在此處寫下了詩句,卻早已死去。
路過老者居所,未能體會其情意。為何在夕陽下,種植松樹盼待綠蔭。
枝枝傲雪挺強干,行人尚聞歡聲未歇。北苑花木雖可喜,怎料花期已近空寂。
那僧人傳授栽種方法,嫩芽漸漸從荒草中冒出,歲月無情使人衰老,歲月悠長等待你挺拔,清幽的環境適合伴著竹子石頭,寧靜的景致契合猿猴的居所,將來形成濃密的綠蔭,秋風拂過如同海浪翻涌。
松樹耐寒顯剛強,歷代敬仰美名揚。石階斷裂根蔓延,稀疏樹林枝清朗。仙鶴棲息舊時光,僧人禪坐四季響。蒼翠枝葉情更長,高空云霧籠罩城。
那醫者聲名自古流傳,松樹形態盤旋孤傲更顯出眾,原以為山巔可以悠閑度日,夕陽卻仍掛幾縷云霞。
雨水打濕松樹濃密的樹蔭,感覺十分涼爽,風吹來,松花飄落得非常細微,稀疏而輕柔。孤鶴喜愛清靜幽雅的環境,飛到這里后,就不再繼續飛走了。
畫松宛若真松,需要仔細回想是否記得,曾經在天臺山上遇見,是在石橋南邊的那棵第三株。
枝干傾斜根基已動搖,高雅的情趣立刻給予幫助。忽然從枯萎中煥發出生機,卻因枝葉散亂沒有凡俗的形態。樹影映入石廊的歡娛之地,風韻蘊含自然之聲的清修之時。謝安不要說退隱東山,等待陰翳成就滿布鳳池。
阮籍擔任太守時,騎著毛驢前往東平。他在那里任職十日,很快便使當地風氣變得清正。他偶然到來,又隨意離去,無人能猜度這位主人的真實心意。那位先生治理宿松,浮云也知曉這座古城。他清掃庭院,萬物顯得荒涼,秋天到來時百草又重新生長。飛鳥回到舊日的巢穴,遷徙的人也回歸田地耕作。他有何愧色,不比宓子賤差,也不遜于陶淵明。我料想千年之后,人們或許會掩埋這兩位賢人的名聲。
喜愛松濤不愿離去,每次見到松樹就忘了回家。心境悠閑此外再無他事,笑著對閑云仿佛自己般閑適。
那挺拔的松樹斜倚著,靠近著潺潺的溪流,靜靜地對著流動的水波,它的高度與遠方的山峰相平齊,松樹覆蓋著濃密的綠蔭,花朵像被雪覆蓋著般低垂,與僧人一同坐在清澈的樹影下,借來鶴穩定地棲息在樹枝上,用筆難以描摹它的形態,琴聲卻容易讓人迷失其中,炎熱的夏天風吹得蕭瑟,晴朗的夜晚露水顯得清冷,獨自與它契合作為住所,悠閑地行走時圍繞它成為小路,不要把它當作棟梁之材采走,留下來陪伴幽靜的居住者。
閃電無法劈砍,松皮紋理極多。蛀蟲死在干枯枝節,蛇盤踞在腐朽樹根。樹影浸透僧房濕潤,雷聲驚擾鶴夢寒冷。平常風雨交加的夜晚,應該有鬼怪在觀看。
那棵高松超越所有樹木,一直陪伴我走向遙遠的地方。旅伴們漸漸離去,天空剛剛放晴,僧人到來時一聲不吭。微風吹來傳遞著高雅的韻味,沒有雪花來考驗它獨特的風姿。我會用上好的藥物來照料它,來年再拜訪那潛藏的靈龜。
超然出眾非杉柏,蒼翠常青豈李桃。想要長存古樹風骨,尋找寒枝幾莖小苗。
曾經在西晉受封為中散,后來到東吳擔任大夫,濃密的翠綠自始至終存在了千年,清越的聲音誰說四季中沒有呢,枝干倒下后如同龍蛇般蒼老,根系盤繞過來后爪和距變得粗壯,等到白露時節樹葉搖落,才讓普通的樹木與榮枯爭勝。
院子里有些什么,十棵松樹作我的臺階。它們隨意地擺放著,沒有固定的順序,高度也不一致。最高的有三丈長,最矮的只有十尺高。像是野生生長的植物,不知道是誰栽種的。用青瓦房連接起來,用白沙臺支撐著。早晚有清風明月,干燥潮濕沒有塵土泥沙。秋天枝條稀疏發出蕭蕭聲,夏天樹蔭清涼帶來陣陣涼意。春天深夜細雨時,樹葉上掛滿珍珠般的水珠。年末大雪天寫松樹的詩句,樹枝上覆蓋著玉一樣的積雪。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趣味,萬千樹木沒有能與之相比的。去年買了這處宅院,很多人居住。一家二十口人,搬遷到這里靠近松樹居住。搬來有什么好處,不過是讓煩悶的心情得到一些舒展。這本身就算是個益友,何必一定要結交賢能的人才。看看我自己,還是個庸俗之輩,帽子與衣帶都沾染了塵埃。還沒能成為松樹的主人,時常感到慚愧。
描寫青松的詩句5
《青松》 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賞析
《青松》一題,是《冬夜雜詠》中的首篇。
《冬夜雜詠》最初在《詩刊》1962年第一期發表,這一系列共有十二個題目,十九首詩歌,這里選取其中一首作品,當時刊登時附有簡短前言,提到1960年冬夜大雪紛飛,長夜難眠,起身坐臥間寫下若干小詩片段,抒發情懷卻顯得雜亂無章,至今事過一年,不再進行選擇分類和排列,將作品寄給《詩刊》,希望博得讀者一笑。)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記。(仲弘,是陳毅的字。)
作者托物言志,表面描繪松樹,實則抒發人的情懷。表現了人的剛毅不屈、寧死不彎的品格,展現了那個時代人們面對困境的勇氣和奮發精神。作者將松樹置于嚴酷的境遇里,一個充滿緊張氣息的環境中,我們能體會到雪的兇猛,感受到松的頑強。我們仿佛和松樹一樣承受著壓力,又仿佛和松樹一樣昂首挺立。那挺拔肅穆的松樹姿態,由于飽含著不屈的氣概激蕩著無窮的勁道而昂首屹立。在承受壓力與掙脫束縛的較量里,我們仿佛共同完成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因為這種較量中,彰顯了那個歲月激昂銳利的激情,彰顯了作者值得欽佩的品格風范。
品味這首詩作,總會浮現出陳總的身影,憶起他堅毅的面龐,神采飛揚,胸懷坦蕩,正直不屈,面對強權始終不卑不亢,這作品的風骨,恰如其人。提到“問茫茫大地,誰主興衰”的詞句,無不顯現出一種帝王般的氣概,而“大雪覆蓋青松,青松依然挺拔”的詞句,也只有剛強堅毅、充滿將領風范的陳毅才能創作出來!或許作者在此處的主要意圖,并非表達個人情感。冬夜大雪,作者難以入眠。1960年,那是中國人民普遍遭遇考驗的年份。極端災害降臨,黨內出現偏差,蘇共集團違背承諾,美蘇勾結遏制中國,導致國家陷入困境。彼時形勢嚴峻,身為高層負責人,他心系國家前途,肩負民族重擔,決心不放棄民族尊嚴,不違背基本準則,不向任何敵對勢力低頭。當前,全國民眾緊密圍繞中央,憑借無畏的革命精神面對挑戰,克服挑戰,成功抵御了國際修正主義的沖擊,大雪覆蓋青松,青松依然挺拔,正是對黨和人民,以及充滿活力的時代精神的崇高贊美。或許作者個性與時代風貌彼此交織,彼此影響,全都凝聚在青松這個象征上,因此這首詩顯得如此雄渾壯闊,讓人深受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