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4 10:15:36作者:佚名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福州9月11日電,記者龔雯報道,進入新發展階段,福建省將擴大就業機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勞動者能力、吸引優秀人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進社會安定作為核心任務,多維度推動人力資源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在促進社會保障事業優質與長足進步的過程中,福建竭盡所能且根據自身能力行事,以改革深度體現對民眾的關懷。這五年期間,福建省深化變革保障基本生活,使社會保障服務變得觸手可及。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孔繁軍9日宣布,到今年7月底,全省基本養老、失業、工傷這三種社會保險基金總共結余1940億元。個人養老金制度已開戶700多萬人,累計繳費30多億元。
率先于全國成立“社保規劃師”團隊,這一年來,已經為民眾提供社保規劃幫助超過三十萬人次;又推出了“AI社保規劃師”服務,在互聯網平臺亮相……針對民眾關心的生活問題,福建把“多投多回報、久投多回報”的核心思想,轉變成了民眾容易理解、能夠計算的清晰賬目。
有居民體驗了名為“AI社保規劃師”的應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龔雯 圖)
此地距我家不遠,聽聞此處設有社保顧問,便專程前來,探問退休之后可領取何種待遇,現年四十八歲的漳州市薌城區居民劉曉梅,正于薌城區社保體驗中心,向社保顧問征詢相關社保事宜。
薌城區社保中心社保規劃師李鑫燕表示,社保規劃師會依據咨詢者的繳費時間長短、經濟狀況好壞、工作情形等,判定其參加保險的可行性以及實際需求,然后借助計算工具,協助他們制定明確的計劃并做出選擇。比如劉曉梅女士,經過測算可知她若推遲到51歲退休,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約為1700元,比50歲退休時每月能多拿100多元。從整體角度出發,我們建議她視個人情況而定,若有可能,選擇推遲離崗,這樣更符合經濟考量。
這個體驗中心于2024年9月宣告啟用,由中國銀行和漳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同建設而成。漳州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局長鄭二寶透露,體驗中心從落成至今,已經服務了大約兩千名訪客。我們圍繞十五分鐘便利服務區域,借助社會保障專家、社會保障體驗站點等新穎服務,促使社會保障業務從柜臺受理轉變為附近受理,決心讓專業規劃技能普及到每一位民眾。
今年五月,福建省借助尖端科技,比如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出“AI社保規劃師”。這項服務在“福建人社”“福建社保”微信公眾號上運行,至今已為民眾提供咨詢解答超過五萬次。“AI社保規劃師”融合了身份核實、機器溝通以及智能互動,把八小時的服務時段擴展為全天候的定制化專屬社保指導。
打開應用界面,依照提示,她快速選定退休后要繳納的金額和時長2025年養老金上調方案,立刻知曉了老年時能領到的錢數、總共要交的錢、多久能收回來這些詳細的社會保障安排方案。福州市的個體勞動者劉女士表示。她注意到“人工智能社會保障顧問”提供的明了信息2025年養老金上調方案,馬上選擇增加繳納的時間。
福建省人社廳的童長峰副廳長,是黨組成員之一,他透露,社保相關的規劃服務系統將迎來更深入的改進和補充,目標是讓服務變得更規范、更細致、更智能、更貼合個人需求,從而吸引更多人加入社會保障的行列,改進參與保險的流程,增加領取的福利,讓社會發展的好處能被更多人公平分配。
福建社會保障事業參保擴面成效顯著,待遇落實充滿關懷,服務體系覆蓋廣泛,風險防范措施有力。
“十四五”期間,福建省先后五次依照相同標準提升企業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同時,該省也五次上調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省定最低基礎養老金額度,由起初的每人每月130元增加至190元。建立社保服務規范化銀合作新機制和15分鐘社保便捷服務網絡,"就地辦"服務點達到953個;八成以上的常見業務能夠"全省范圍內辦理";發放電子社保卡3766萬張,普及率達到89.8%。五年內持續推行社保基金監管系列行動,堅決打擊各種騙取社保待遇的行為,確保人民群眾的"養老錢""保命錢"安全。
福州高校畢業生正在了解就業政策(央廣網記者 龔雯 攝)
制定多項扶持企業穩定崗位和擴大招聘的政策措施,針對高校畢業生等特定人群建立完善的就業幫扶機制,著力達成每個人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能獲得職業技能培訓的目標,全面維護勞動者的各項合法權益……“十四五”期間,福建省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機構致力于維護全省就業形勢的穩定,城鎮范圍內新增就業人數總計達到237.54萬人,調查失業率始終維持在5.5%的預定標準之下,失業者中有72.64萬人成功實現再就業。
“引育留用”聚英才貝語網校,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福建省專技人才數量為326萬,技能人才總數達到761.8萬,選拔出“雛鷹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共247名,建立博士后“兩站一基地”478處,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累計5294名,確定省級高層次人才11422名、工科領域青年人才8589名,改進服務舉措,建成“人才驛站”880個,打造“一窗通辦、一網覆蓋、一碼通行”人才服務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