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30 11:12:55作者:佚名
2025年陜西省的高考錄取工作已經基本告一段落,然而,7月24日的一則新聞卻引起了公眾的極大關注。省內眾多民辦本科院校在招生過程中遇到了較大規模的招生名額空缺。為了彌補這一招生計劃的不足,陜西省不得不下調了錄取分數線,其中物理類分數線下降了30分,歷史類則下降了15分。這一降分措施同樣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有人覺得這把民辦高校招生所面臨的難題和價值上的爭議推到了輿論的頂峰,然而,不少考生及其家長卻認為降低錄取分數線使得那些原本未能進入本科的考生重新燃起了進入本科院校的希望。
得知陜西2025年本科批次征集志愿降分補錄的消息,我手心不禁顫抖。陜西考生小林同學在激動之余,聲音中難以掩飾喜悅。今年高考,他的物理成績僅比本科線高出25分,家人已經開始為他準備專科志愿的填報工作。但這次罕見的降分政策,卻讓他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對未來有了新的打算。
陜西本科征集志愿降分補錄 民辦院校成缺口主力
7月24日,陜西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2025年本科批次第二次征集志愿的相關信息。在本科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的投檔錄取結束后,仍有部分招生計劃未能滿額,因此決定再次進行志愿征集。在此過程中,一些高校采取了降低分數標準的方式,以拓寬生源的覆蓋面。普通歷史類考生分數線需低于最低錄取控制線15分,具體分數為399分及以下;而普通物理類考生分數線則需低于最低錄取控制線30分,具體分數為364分及以下。
在此次補錄名單中,有一個問題特別值得關注;該問題主要表現為招生缺額的絕大多數都集中在省內的民辦本科院校。名單上顯現,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在物理專業上計劃招生名額不足達922人,而歷史專業則缺額324人;陜西服裝工程學院物理專業計劃招生名額短缺943人,歷史專業缺額249人;西安信息職業大學物理專業計劃招生名額缺1054人,歷史專業缺額87人;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物理專業缺額610人,歷史專業缺額362人;西安思源學院物理專業缺額713人,歷史專業缺額192人……眾多院校中,多個專業面臨數百乃至上千人的招生空缺。與此同時,這一現象迅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諸如“民辦院校受冷遇”、“性價比”等議題成為了公眾討論的熱點。
此現象非陜西獨有 全國民辦本科普遍存在招生缺口
大家對于陜西民辦本科招生名額短缺的情況感到驚訝,然而,根據全國范圍內的數據觀察,這種情況并非陜西獨有的現象。2024年,廣州工商學院、湛江科技學院、廣東理工學院等院校的招生狀況不盡如人意,尤其是湛江科技學院的空缺名額超過2000,創下近年之最;而在湖南,湖南交通工程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長沙醫學院等院校去年也都遭遇了較大規模的空缺問題……據調查,2025年廣東省的23所民辦本科院校中,有14所未能完成招生計劃,總空缺名額可能超過2.5萬。在諸如山東、河南這樣高考生源地眾多的省份,本科批次征集志愿的名單中,民辦高校也占據了大部分空缺名額。其中,一些院校的冷門專業甚至遭遇了無人報考的尷尬局面。
據相關消息,本年度全國民辦本科院校在本科批次的首輪投檔中,平均缺額率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這一現象進一步揭示了民辦高校在吸引優秀學生和完成招生任務方面正遭遇著空前的挑戰。
民辦本科院校“遇冷”背后是多重結構性壓力的疊加
近期,我國民辦本科院校的招生名額短缺問題持續加劇,圍繞民辦本科教育性價比不高、就業競爭力減弱等議題的討論亦屢見不鮮。今年,陜西地區的民辦本科院校同樣遭遇了招生名額的較大空缺,對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作出了以下分析:
學費負擔沉重,構成了一個實際存在的障礙。“這無疑是擺在面前的最大挑戰。”在民辦本科院校,每年的學費大多介于兩萬到三萬五千元,若再加上住宿費和生活費,四年的本科教育總費用至少要達到十五萬至二十萬元。相比之下,公立院校的學費通常僅在四千元到八千元之間。這無疑成為了家長們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2025年,民辦本科院校的學費還將有所上調,在當前的經濟狀況下,這樣的費用負擔顯得尤為突出。
社會認知偏差深入人心。“重視公立、輕視民辦”的舊思想仍然普遍。盡管一些優秀的民辦學校已經初露鋒芒,然而,不少考生及家長對于民辦學校的教學質量、師資隊伍、學風管理、學歷的社會認可度以及未來的深造和就業前景,仍舊持有疑慮或信心不足的態度。認為民辦學校的性價比不高的看法在市場上頗有共鳴。
就業壓力持續加劇,學生及家長對教育投資的回報效益愈發關注。眾多人士擔憂,民辦本科院校的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特別是在公務員考試和國企招聘等關鍵環節,可能會遇到難以察覺的障礙,導致其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
新高考模式顯著拉大了考生選擇上的差異。在陜西省,今年是首次推行這一模式,學生們在填報志愿時更加傾向于選擇專業。對于那些特色不明顯、專業設置未能及時適應市場需求,或者缺乏核心競爭力的民辦院校及其專業來說,它們在激烈的生源爭奪戰中更容易被邊緣化,甚至被忽視。
生源競爭態勢發生劇烈變化。首先,公立本科院校的教育資源得到了擴充,這導致公立本科的錄取比例有所上升,吸引了更多中等分數的考生。其次,近年來,一些處于邊緣位置的考生為了就業考慮,往往放棄本科教育,轉而選擇了優質的公立高職專科或技工學校。目前,許多家長都持有這樣的觀點:“藍領”并非等同于“低收入”,“工匠”職業卻能帶來體面的收入和穩定的生活。
“柳暗花明”給考生更多選擇 降分帶來的是新希望
民辦院校招生所面臨的難題引起了廣泛討論2024年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分數線,然而陜西實施的降低錄取分數的舉措,對于像小林這樣僅略高于錄取分數線的學生及其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到來的甘霖,重新激發了他們對本科學習的渴望。
咸陽的王女士在得知本科降分補錄的消息后,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坦白講,之前我焦慮不安,總覺得孩子只差那么一點,與本科無緣實在令人惋惜。我家孩子屬于歷史專業,距離本科線差了8分,我們早已對本科院校不抱任何期望。然而,降分政策的出臺給了我們填報民辦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機會。我們仔細核算過2024年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分數線,四年的學費確實比公辦院校要高,甚至比專科還要貴上不少。”我們更加重視“全日制本科”這一身份標簽。在未來的考研、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聘以及眾多企業的選拔過程中,本科學歷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成為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這也為孩子拓展了更多的機遇。王女士直言,選擇民辦學校是基于全面考量后的實際選擇。
我剛剛完成了西安某民辦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報名。原本計劃先讀專科,之后再專升本,但現在有了直接進入本科的機會,這讓我感到非常高興。雖然社會上對民辦教育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我深知機遇難得,必須把握住。經過家庭討論,我們決定可以承擔學費。經過調查,我發現這所學校在IT專業的實踐教學方面投入頗多,并且與企業有多個合作項目。我認為這個平臺至關重要,關鍵在于個人如何去學習。我打算在入學后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努力夯實基礎,積極參與各類項目和實踐活動,通過實際行動來展現自己的能力。”來自西安的考生小劉這樣說道。
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眾多考生表現出了成熟的態度,他們普遍認為,名聲只是空談,真正掌握技能和找到理想的工作才是實際可行的。對于這些家庭和考生來說,降分補錄并非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次選,而是一次難得的“補救”機會,也是他們邁向新的起點,站在本科教育的舞臺上,繼續追尋夢想的契機。
記者點評:
大學是起點而非終點 要在大學平臺尋找更多的可能
陜西此次民辦本科院校降低錄取分數線進行補錄,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無疑是一面多棱鏡,映射出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過程中資源分配、社會觀念以及個人選擇等眾多復雜因素的交織。學費的高低、就業率的優劣、教育質量的疑慮,這些都是在考生及家長深思熟慮時無法忽視的關鍵問題。然而,我們同樣需要提防那種簡單粗暴的思維方式。
大學,不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其根本任務是傳授知識、提升技能、塑造個性。本科錄取通知書,猶如一張寶貴的“通行證”,卻并非成功的保證。學子未來能走多遠、如何前行,最終還是要看他們在大學這個舞臺上如何學習、思考、實踐、鍛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眾多實例表明,民辦學校的學生,通過勤奮研究專業知識、踴躍投身實習實訓、考取專業認證、增強個人綜合能力,同樣能在求職或深造的征途上獲得優勢。
民辦院校所遭遇的困難不容忽視,迫切需要進行深入思考并主動尋求變革。2025年,福耀科技大學、寧波東方理工大學、西湖大學、西京學院等民辦高校卻展現出了出色的表現。寧波東方理工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線高達656分,這一成績甚至超過了吉林大學、山東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等985高校的多個專業。民辦教育并非不受認可,關鍵在于民辦高校需把提高教學質量、改善師資隊伍、加強學風建設、升級硬件條件視為自身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在確保教育質量的基礎上,我們充分運用機制靈活的特點,加強校企合作,將產業需求融入教學計劃,提升實習實訓的比例,著力培養既符合企業需求又受社會歡迎的應用型人才,并通過高就業率和高質量就業來增強我們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