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23 21:08:51作者:佚名
總體評價
2024年的試卷整體上難度有所提升。在英語知識運用這一環節,考察的內容涉及自動門的運作原理及其發展歷程。至于傳統閱讀部分,四篇文章的難度與2023年大致相當,盡管文章主題相比去年更為簡單,但生僻詞匯的密度卻有所增加,這導致考生在解題過程中的整體感受相較于以往有所降低。新題型在部分內容上進行了調整,其題型設計借鑒了小標題與四六級信息匹配的特點。在翻譯環節,選取了與生物學相關的文章,其難度適中。至于作文部分,小作文要求考生撰寫回復信,而大作文則將漫畫與柱狀圖表巧妙融合,這種創新性的結合方式使得題目難度顯著提升。
2024年的研究生入學考試筆試定于12月23日至24日舉行,有關2024年考研初試的具體信息,請點擊《》查閱詳細內容。我們將及時向考生提供考研真題及答案解析,同時,新東方考研輔導老師還會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進行詳細解析。
點擊圖片,即可快速獲取答案,同時評估你的成績。
第一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難度分析
英語知識運用部分主要針對學生的詞匯、短語、語法以及邏輯等方面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進行考察。在2024年的英語一完形填空中,所選文章詳細闡述了自動門的工作原理及其發展歷程,并進一步探討了自動門的諸多優勢以及在各類場景中的應用。文章及題目中并未涉及任何超出大綱要求的詞匯,且文章內容屬于科學知識類主題。因此,全文的難度處于中等水平,與近幾年的完形填空真題難度相仿。考生需留意的是,此類題型在近年來傾向于避開近義詞的區分,轉而強調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段落間以及句子間的連貫性和一致性。在備考這一題型時,考生應當加強對段落邏輯關系和句子邏輯關系的理解和運用。
第二部分 閱讀理解難度分析
1. 傳統閱讀
與2023年相比,題型種類更為多樣,2023年的英語一閱讀理解主要側重于細節和例證類題目,而2024年的真題在此基礎上,還重新引入了主旨和態度這兩類題目的考查。
2023年的文章主題對普通考生來說較為生疏,甚至有些難以理解,而2024年的閱讀理解文章在話題難度上有所降低,這使得考生們更容易把握,從而減輕了他們在解題時的困擾,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體的解題感受。
文章與選項的對應關系上,相較于2023年的出題趨勢,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對應型同義改寫的比例有所上升,而歸納總結型同義改寫的比例則維持了原有的穩定狀態。這一變化也使得考生在解題時,不僅要精確把握解題范圍,還需具備更廣泛的語義理解能力,以便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從而在語義層面實現文章與選項的動態協調。
在考試內容方面,Text1的文章主要講述的是羅馬釘子這一發明如何讓世界從簡單的事物中發生變革。文章的題目信息指向性較強,對考生的定位判斷并未帶來過大壓力。然而,文中偶爾會提及一些較為冷僻的詞匯和較長的復雜句子,這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理解與解讀能力。第一篇試題涵蓋了細節分析、實例證明和推理判斷等題型,其考查形式與歷年相似;其中,推理判斷題的占比有所提升,著重測試考生基于細節和段落內容進行推斷的能力,特別是對兩段文本進行廣泛推斷的能力。2024年的第一篇文章在測試考生基礎詞匯的同時,更側重于對段落內容和文章結構的理解和把握。
第二篇文章主要探討了育兒方法,強調從非洲狩獵采集者那里學到的育兒智慧可能是造就孩子更容易滿足性格的關鍵因素。文章提到,這樣的育兒方式有助于降低孩子與父母雙方的焦慮情緒。此外,文章還指出,這種做法顛覆了家庭的進化歷程。這種對“密集育兒理念”的急劇轉變,暗示母親應獨自承擔育兒責任,但這種做法可能對兒童成長不利。該文章的題目涵蓋了細節問題、實例分析和主題思想的考察,內容涉及范圍廣泛,對同學們的閱讀基礎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第三篇和第四篇的討論焦點仍舊集中在科技與人工智能等常被考察的領域,這些話題的熟悉程度以及試題的整體難度與往年的真題大致相當。
2. 新題型難度分析
2024年的新題型與2022年的真題在考查方式上保持一致,依舊包含在復習范圍之中。整體難度維持了穩定,其形式上類似于小標題與四六級信息匹配題的融合,然而在實質上,它依然側重于對段落主旨概括能力的測試。
2022年的英語一考試版塊突出了對文章整體把握能力的考查,今年的新題型試題設計緊密圍繞這一大綱要求,摒棄了以往常見的排序題、小標題匹配以及完形填空等題型??忌鑼至G的七個陳述句與文章前五個段落進行準確對接。本題目選取了五篇關于“博物館是否應當歸還藝術品”的討論文章,A至G七個選項中,每個選項對應著其中一篇評論的精要總結,考生需要逐一將它們進行正確的配對。
解答題目時,首先要搞清楚題目的核心思想,接著逐個審視A至G選項,關注每個選項的主干和關鍵詞匯;之后,再細致地閱讀五個段落,將段落內容與A至G選項中的信息進行對應。盡管本題所涉及的詞匯難度不大,均為真題中常見的高頻詞匯,但它在考察學生查找關鍵信息、歸納總結以及排除干擾選項的能力上要求較高。
3. 英譯漢難度分析
本文所翻譯的內容涉及生物學領域,其中所選段落及劃線部分主要描述了非洲大象的日常行為特點,閱讀難度適中,讀者不會遇到完全無法理解的情況。
在詞匯方面,本次考研翻譯部分涉及了眾多考研英語中的關鍵核心詞匯,比如convince(動詞,確信)、route(名詞,線路)、assess(動詞,評估)等。同時,題目中還包含了一些較為冷門的詞匯,比如volatile(形容詞,揮發性的)、odor(名詞,氣味)以及patch(名詞,一片或一塊區域)。這些詞匯在翻譯時比較困難,會消耗考生一定量的時間。
本次翻譯在語法方面繼續挑戰了長句,包括了定語從句、賓語從句、狀語從句、表語從句以及并列句等多種句式,整體而言,句法結構的復雜程度屬于中等。不過,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句子結構進行精確、流暢且全面的解析,仍然是一項頗具挑戰性的任務。
第三部分 寫作難度分析
在本次寫作的A部分,我們需要撰寫一封回復信,指導學生Paul如何準備在課堂上的作業——進行一次關于中國古代科學家的口頭報告。這個任務可以進一步解讀為:向Paul提出如何準備一個以中國古代科學家為主題的口頭報告的建議。建議信的撰寫在英語一考試中的應用文部分,自2007年、2009年、2012年、2014年以及2021年均有涉及。此次應用文寫作的難度屬于中等水平,主要要求考生具體闡述如何準備和展示口頭報告的內容,同時還將中國古代科學家的相關知識融入其中。該考題不僅測試了考生對建議句型的熟練運用,還考察了他們對相關中國古代科學家詞匯的積累程度。信件的開篇旨在闡明寫信的宗旨,即提出一些建議。接下來的段落將詳細闡述這些建議的細節,包括人物選擇的范圍以及具體的呈現方式。最后一段將表達對這些建議能夠帶來積極影響的期望,并期待能夠收到您的回復。
本章節的B部分包含了兩幅圖像,其中一幅是漫畫,另一幅則是柱狀圖表。漫畫的背景描繪了在市民健身區域,有兩個人正在跑步,還有兩個人在悠閑地散步,其中一位男生發表評論道:“家門口新修建的公園真是相當不錯。”而柱狀圖表展示了“某個城市公園數量”這一主題,其橫坐標標注了年份,具體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縱坐標上的數據分別為406、532和670。該次考試聚焦于文化設施建設的主題,這一主題涉及兩個常見的類別:個人品質和全球化影響。具體而言,它歸屬于全球化影響下的文化類別。此次圖畫作文的難度較高,其考查歷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的英語一考試2024年考研英語一答案,當時采用了餅狀圖、柱狀圖與漫畫相結合的形式,討論的主題是煙草與健康。本次測驗采用了漫畫與圖表相結合的形式,我們將此題目視為對圖畫描繪技巧和圖表數據分析能力的綜合考察。在文章布局上,首段需對圖畫進行描繪,考生需用清晰、簡練的英語來敘述圖中的場景和對話,并對圖表進行簡要描述2024年考研英語一答案,用簡潔的英語表述圖表的標題和數據分析。而第二段則相對靈活,論證方法可以包括列舉原因或提供實例??偨Y內容并提出建議時,考生可以提出意見或進行評論,以此加深對圖片主旨的理解并與主題相呼應。在英語一考試中,與文化相關的話題屢見不鮮,比如2023年對傳統文化的探討、2010年的文化融合以及2002年的文化交流等。從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無論題目形式如何演變,全球化對文化、教育、經濟、科技和環境等方面的影響都是我們應當關注的重點。
本次作文題目挑戰重重,首先,考生需準確描繪圖畫或圖表的細節,并用簡潔的文字進行提煉;其次,面對應用文中涉及的中國古代科學家,部分考生可能感到難以駕馭。此外,圖畫中常見的對話場景,同樣需要用簡練的語言進行歸納與總結。在撰寫大作文的第二段時,提煉出一個簡潔的主題詞對眾多考生來說可能頗具挑戰,然而,在闡述這一主題詞的過程中,考生可以運用因果分析、正反對比、引用俗語典故以及舉例說明等多種論證手法,以充分展現基礎文化建設系統的關鍵地位。
本次作文主題涉及文化領域,只要考生對真題進行了多次練習,掌握了基本的圖畫和圖表分析技巧,同時具備出色的英語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那么對這篇文章的分析與寫作應當不會感到特別困難。當然,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們會接觸到一些基礎或是較為復雜的詞匯和短語,例如,我國古代的科學家張衡和沈括的研究成果,以及涉及基礎文化服務或設施體系的內容,這些都需要在日常的練習中不斷積累。
總體來說,本試卷在選材上既新穎又豐富,著重于對考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檢測。因此,在備考階段,考生不僅需要掌握一些答題策略,還需加強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不能僅停留在及格的層面,而應致力于爭取高分,確保考試順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