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20 09:56:44作者:佚名
汕頭,這座融合了潮汕古老風情與當代工業活力的海濱城市。在這里,古老的技藝與前沿的智能制造相互碰撞,超過七十萬的技能人才正為汕頭的“三新兩特一大”產業源源不斷地貢獻著他們的技術活力。
7月15日標志著第11屆“世界青年技能日”的到來,汕頭市憑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數據展示了他們的成果。在汕頭市第四屆“強技能 促就業”技能人才活動季的啟動儀式上,記者得知,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的總數已經達到了77.34萬人,其中包括27.07萬的高技能人才。這一比例在全省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那么,汕頭市的高技能人才占比為何能位居全省之首呢?
在2025年舉辦的廣東省食品檢驗員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現場,攝影師高首和李俊銳捕捉下了精彩瞬間。
產業導向
錨定“三新兩特一大”人才坐標
汕頭高技能人才的聚集,首先源于其清晰而強勁的產業引力。
汕頭市對“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新格局進行了具有前瞻性的規劃,這一舉措直接推動了技能需求的精準化。這表明,技能培養已從盲目狀態轉變為緊密圍繞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進行。
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繞需求轉。
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設立了國際海上風電培訓中心,不斷促進海上風電創新能力的穩步增長。該中心不僅是海上風電培訓領域的全球典范和示范單位,還填補了廣東省海上風電培訓領域的空白。它已成為全國乃至東南亞地區海上風電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為全球海上風電的創新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著優秀人才。
踏入汕頭技師學院,該院的飛機維修專業憑借航空實訓基地的支撐和13位持有飛機維修資質的教師團隊,打造了涵蓋理論與實踐的全面教育體系。作為省級重點建設項目,該專業幫助學生緊跟行業步伐,在價值萬億的低空經濟領域搶占優勢地位,畢業生起薪最高可達到兩萬元。
澄海區正在努力塑造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千億級玩具產業集聚區。汕頭市緊跟玩具產業的需求,緊密關注新興生產力的發展動向,增設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電子商務師、玩具設計師、人工智能訓練師等多個職業崗位。此外,汕頭市還主動促進培訓學校與企業的定向培訓合作。
去年,澄海區共培育了32名數控操作專業的學員,他們順利地被推薦到了諸如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德信模鋼實業有限公司等眾多玩具制造業企業。
產業升級對高技能人才的強烈需求,源源不斷地激發著人才培養的動力。特別是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粵菜師傅+人才培養”這一創新模式已深入鄉村,有效促進了村民的就業和收入增長。
汕頭技師學院攜手濠江區東湖社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東湖菊花全菊宴,并對其全產業鏈進行了開發與推廣。在過去的兩年里,東湖社區舉辦的菊花節吸引了5萬名游客,銷售了4.5萬斤的東湖菊花產品,為村集體帶來了450萬元的收入,同時也促進了當地200余人的就業。
院校培養
產教融合打通“從教室到車間”通道
產業需求為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而汕頭所擁有的強大的技工職業教育體系,正是一個將規劃藍圖變為實際行動的“訓練基地”,其精髓則在于實現深度“產教結合”。
汕頭的技工院校,諸如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汕頭技師學院以及汕頭中醫藥技工學校等,它們的專業設置并非孤立無援,而是與近50個專業群緊密相連,精準對應“三新兩特一大”的產業布局。
粵東技師學院攜手一汽豐田共同開展教育,學生在豐田旗下的經銷商處進行實習并尋求就業機會,從而達成了教育環節與產業環節的深度結合。與此同時,汕頭技師學院挑選出杰出學子前往香港進行實習,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進一步拓寬了技能型人才的國際視野。
廣東金明精機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專注于高端裝備制造的企業,與汕頭技師學院建立了長達20余年的校企合作關系。如今,公司深刻感受到了“產教融合”模式所帶來的諸多益處。
廣東金明精機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楊英杰表示,校企合作已經為我們造就了眾多生產及中高層管理人員,其中包括生產部副總監以及精密裝配車間的負責人等。
近期舉行的2025年度“工匠杯”職業技能大賽,由汕頭技師學院牽頭舉辦,廣東金明精機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支持,依托校企合作模式,致力于構建一個集競賽、教學、生產和研究于一體的,緊密相連的技能人才培養生態系統。
汕頭中醫藥技工學校與大型健康產業緊密合作,確立了“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的教育模式,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為粵東地區輸送了超過兩萬名中醫藥領域的中級和高級專業人才;同時,也培養出持有國家職業資格及等級評價證書的人員超過兩萬名。
在汕頭市舉辦的第四屆“提升技能,助力就業”技能人才活動季的開幕式上,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汕頭技師學院以及汕頭中醫藥技工學校與上藥控股汕頭有限公司、汕頭市超聲儀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和汕頭市民德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等企業汕頭市第二技工學校,共同簽署了校企合作的相關協議。
汕頭市成功舉辦了第四屆“提升技能,助力就業”的技能人才活動季的開幕式。畫面由受訪者提供。
隨后,各技工院校將不斷深入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徑,力求拓寬“課堂與車間”之間的橋梁,攜手達成雙方互惠互利的目標。
調查結果顯示,汕頭市的三所技術院校致力于服務“三新兩特一大”產業,培養相關技能人才,其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8%以上。這種“入學即融入企業,畢業即實現就業”的教育模式,成為汕頭市高技能人才持續涌現且具備高素養的重要保障。
生態營造
讓高技能人才站上“C位”
政策與文化雙重推動,是確保技能人才能夠穩定留下并有所成就的核心要素。
在政策領域,汕頭市實施了強有力的推動策略,持續發揮作用。全市65家職業培訓機構的管理得到規范,從而加固了人才培養的根基;舉辦了針對人工智能訓練師、玩具設計師等領域的專項培訓,精確地滿足了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全市范圍內共開展了2.08萬人次的補貼性培訓,以實際行動為勞動者的技能提升提供了實質性支持。
在扎實推動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汕頭市在賽事引領和技能展示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據悉,汕頭市在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共獲得1枚金牌、3枚銀牌、2枚銅牌以及21個優勝獎項。特別是在農產品食品檢驗項目中,汕頭市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充分展現了汕頭市技能人才的杰出才能和風采。
在文化領域,汕頭不斷講述技藝方面的故事,推崇工匠的職業道德。該市已連續舉辦四屆“提升技能,助力就業”的技能人才活動季,這一舉措充分體現了汕頭對技能人才的重視,并為這些人才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
今年的技能人才活動季以“技能照亮前程”為主題,歷時三個月,通過市、區(縣)兩級合作的方式,圍繞技能培訓、技能競賽、政策宣講、交流學習、專題講座以及招聘會等六個方面,共開展了64場豐富多彩的活動。
在政策與文化的引導與扶持下,技能人才逐漸嶄露頭角。在啟動活動中,2025年汕頭市鄉村振興人才(農村技能人才)的名單逐一揭曉,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農產品食品檢驗項目的金牌得主蔡潔娜進行了精彩宣講。汕頭市技工院校的學子們通過將AI技術與舞蹈相結合、潮魂舞章服裝秀等節目,將傳統元素與現代智能科技、文化進行了巧妙融合,充分展示了技能人才培養的豐碩成果。
汕頭市技工院校學子展示潮魂舞章服裝秀。 受訪者供圖
精心制作的《汕頭工匠》紀錄片在“學習強國”平臺上播出,將本地工匠的精湛技藝和崇高精神傳播至全國各地。我們邀請非遺傳承者和技藝大師走進校園進行講座,讓年輕學子們能夠親身體驗技能的誘惑力和重要性。“粵菜師傅”計劃取得的成果在2024年的廣東衛視非遺中秋晚會上精彩呈現。技能人才們的豐富經驗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文化推動力。
這種全方位構建,涵蓋從政策支持到文化共識、從價值肯定到精神鼓舞的生態體系,使技能人才在城市發展的舞臺上占據核心地位。
一線人物
省職業技能大賽金牌得主蔡潔娜:
練功靠勤奮 練心更關鍵
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的教師蔡潔娜,以“勤于練習、善于思考、樂于提問、鍛煉內心”這八個字,精煉地闡述了她走向金牌教師之路的心得。
汕頭市正涌動著“工業立市、產業強市”的熱潮,蔡潔娜憑借在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農產品食品檢驗項目中的金牌,有力地證明了:高超的技藝正是通往成功殿堂的鑰匙。
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在農產品食品檢驗項目上摘得金牌的是蔡潔娜,相關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蔡潔娜參加的這場比賽,分為三個部分,總共耗費了8.5個小時,其中的技術難題就像連綿起伏的山巒。為了克服“硒元素測定”等對儀器和操作手法要求極高的項目,她將操作規程深深印在心中,每日堅持至少10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力求在細微之處達到完美。
這份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是至關重要的基礎,絕不能有任何疏忽。蔡潔娜強調,每一份農產品食品的檢測報告都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餐桌安全,技術上的嚴謹性是我們的底線,我們必須確保為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提供堅實的保障。
僅靠刻苦訓練是不夠的,蔡潔娜深刻認識到深思熟慮的重要性。在大賽前夕,她細致研讀技術資料,如同破解謎題般分析每個評分標準及可能的技術難點,預測競賽題目趨勢,歸納技術關鍵與心得,于細微之處追求速度、準確與穩定。正是這種在反復練習中不斷思考、在思考中持續改進的習慣,使她在繁雜的檢測流程中表現得游刃有余。
蔡潔娜對背后的有力支持團隊——由學校與企業共同構成的指導隊伍——表達了由衷的感謝。她坦誠表示,這種包容性的學習方式以及借助外力的策略,極大地提升了她的訓練效率。
技術雖可熟練掌握,然而賽場情況瞬息萬變,真正能保證穩定表現的是強大的心理素質。蔡潔娜指出,磨煉心理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她建議在日常訓練中,通過模擬競賽和極限訓練等方法貝語網校,培養在極限壓力下保持冷靜的心態,增強自我減壓和抗壓的能力,從而在比賽中保持穩定表現,贏得勝利。
從競技場步入教育講臺,蔡潔娜的角色轉換承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身為一名專業教師,她將競賽中的標準轉化為典型的教學任務,成功地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她獨立完成的論文《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探究——以化學分析為例》榮獲廣東省職業技術教研室優秀論文評選的一等獎,這一成就不僅體現了其教研成果的卓越,更是“賽教融合”模式在粵東技師學院成功實踐的一個生動例證。
身為技工學校的教師,我們積極深入企業,探究行業的新動向和新技術,緊密對接崗位的實際需求。我們持續推動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深化,將所學所得轉化為教學素材,融入課堂教學,以此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蔡潔娜如是表示。
蔡潔娜的舞臺已超越校園范圍。針對全省3.2萬名檢驗員崗位的巨大空缺,她依托粵東技師學院的檢驗檢測專業群,與學院教師團隊攜手深入企業,進行專項培訓。此舉旨在為粵東地區乃至整個省份的食品安全和精細化工產業培養輸送高素質的技術和技能人才。這些員工攜帶著新掌握的技藝走上工作崗位,他們構成了企業質量保障的穩固基石,同時,也為鄉村振興和地方經濟發展帶來了充滿活力的技術支持。
蔡潔娜強調,工匠精神的精髓,是將日常的重復打磨成卓越的專業技能。她認為,此次在競賽中榮獲金牌,有力地證明了新時代“勞動成就幸福、技能實現夢想”的核心理念。她所擁有的扎實技藝,將成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第一現場
53名食品檢驗精英汕頭“亮技”
汕頭市第四屆“強技能 促就業”技能人才活動季項目之一,便是7月12日至14日舉辦的2025年廣東省食品檢驗員職業技能競賽。這場競賽在汕頭市舉行,吸引了來自全省各地25家企業、本科院校及技工院校的53名技能高手。他們匯聚在粵東地區,憑借專業技能展現匠心精神,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本次比賽分為職工隊伍和學生隊伍兩個組別,理論測試通過專用計算機考試的方式進行,不僅評估了參賽者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還深入考察了他們對最新創新內容的理解能力;而在實際操作考核中,重點集中在理化檢測和現代儀器分析上,特別強調運用新技術進行操作,從而突顯了對創新能力的重視。
在這次競賽中,倪丹丹代表哈瓦(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們意識到自己在操作上的不足之處,并表示接下來將著重提升在多個項目同時進行時的時間管理能力。
本次競賽著重評估了操作的標準性、數據的精確度、安全防范意識以及團隊間的配合能力。汕頭市檢驗檢測中心的總工程師、擔任裁判長的姚慶偉在技術點評環節中著重指出,參賽選手在應對挑戰時的靈活性和數據記錄的全面性均有明顯進步,然而,在操作細節處理和時間掌控方面,仍有部分選手存在欠缺。
廣東省職業培訓和技工教育協會的會長歐真志提出,各方應以競賽為契機,企業需為員工提供更多技能提升的機會;同時汕頭市第二技工學校,院校應加強與行業的聯系,將競賽標準融入教學,培育更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選手們更應將比賽視為自我提升的鏡子,不斷磨礪技藝,激勵周圍更多的人投身于食品檢驗領域。
數讀
全市共實施了94854人次的補貼型職業技能培訓,目前技能人才的總數達到了7734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有270700人。
自2022年起,總計培養了6566名粵菜師傅。廚師團隊持續擴充,新增71位星級師傅,其中包括21位四、五星級名廚,這一數字在全省名列前茅。更有3位師傅榮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創人,1位師傅榮獲“南粵技術能手”的榮譽稱號。
加強校企合作,聚焦“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方向,構建智能制造、中醫藥康養等特色專業集群,實現近50個專業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匹配。
成功打造了5個省級綜合性服務示范中心(包括培訓中心),19個省級基層服務示范站點,以及11個省級和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中心。自2022年起,借助這些示范中心和培訓機構的力量,共計培訓了33,398人次。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蔡沚彥
【作者】 蔡沚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