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4 09:22:41作者:佚名
當前濟南處于新的發展階段,擁有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這一國家戰略的寶貴契機,同時承擔著迅速建成“強新優富美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的責任。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時政融媒工作室在集團旗下各媒體平臺設置了“趵眼”專欄,該專欄以“深入分析、理解濟南”為宗旨,緊扣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山東師范大學是211嗎,把握時代發展趨勢、關注時事焦點,通過生動案例展開闡述,從更宏觀的視角進行探討,幫助廣大讀者把握新聞背后的新聞、洞察決策背后的邏輯、領會政策背后的意圖,為推動省會城市現代化進程匯聚更多思想與力量。
2025年高考結果開始不斷公布。經過無數日夜的努力,最終會形成亮眼的結果,那些努力的歲月,都變成查詢時跳動的數字。
每年高考填報志愿,都是考生必須做出的關鍵人生決定。選擇大學不只是挑選專業和院校,更是在確定未來四年的居住城市,決定一段充滿該城市特色的人生經歷。
當前這個重要節點,濟南正展現包容胸懷,期待與即將成材的學子們締結一場心意相通的青春契約——這座融合古老底蘊與時代精神的都市,既有“家家流泉、戶戶綠柳”的雅致生活,也有“新技發展迅猛、經濟基礎扎實”的優越條件。
快在志愿表上“填”上濟南的名字吧!
理由一
山水相映成畫,泉城風光為求學時光鋪展詩意底色
周圍遍植荷花,三面垂柳依依,一座城市映著山色,半邊城池倒映在湖中。眾多山巒爭奇斗艷,泉水汩汩涌動,這構成了一幅專屬于濟南的山水長卷。
濟南的地理位置,處在泰山的南面、黃河的北邊、中原的西邊,形成了山水交融的獨特風貌。城南的千佛山和佛慧山等山峰,仿佛是綠色的屏風,將茂盛的景色一直延伸到老城區的邊緣。城市內部到處是泉水涌出,趵突泉不停地噴涌,大明湖邊的柳樹隨風搖曳,曲水亭街的清泉流過巷子,映照出“每家都有泉水,每戶都掛著柳樹”的古老景象。
這座城市的山泉湖河交相輝映,展現出北方山川的壯闊,也蘊含著南方水鄉的清雅,宛如黃山谷所描繪的“有如江南般灑脫”的舒暢,又似老舍所形容的“沐浴陽光安然休憩”的柔和,把南北風貌的精華融合,形成了濟南獨一無二的山水風貌。
設想一下,周末邀請同窗在護城河岸邊閑逛,觀賞船只穿行于綠水之中,聆聽泉水清脆的聲響;或者選擇在千佛山巔清晨讀書,感受山風夾著草木的芬芳吹動書頁。這樣的學習場所,既能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成為舒緩身心的自然綠洲,又能夠借助山水間的靈秀之氣涵養文化修養,使四年的大學時光始終充滿詩意。
理由二
千年文脈流淌,人文底蘊為成長之路注入精神養分
齊魯大地此亭歷史悠久,泉城才俊輩出,此情此景令杜甫感慨萬千。傳說中舜帝曾躬耕于歷山,扁鵲亦在此地懸壺濟世,彰顯醫道仁心。宋代詞人李清照筆下“尋尋覓覓”的凄美意境,老舍先生描繪的“溫潤如玉”的街巷風情,更是為這座城市增添無盡魅力。仿佛有一種神秘力量,吸引著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不朽篇章。
濟南是享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美譽的地方,這里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到九千年前,文明史也有四千六百多年,城市建立的歷史則長達兩千六百余年。抵達濟南之后,可以前往隋朝時期建造的四門塔,接觸國內留存下來最為古老的獨體樓閣式佛塔,體會悠久建筑工藝的高超;能夠前往漢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看那磨損的碑文描繪出古老的孝行傳說;可以在芙蓉街邊的老舍故居參觀,借助這位作家的文章重現老城的風土習俗。
這片土地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史學者在山東大學闡釋著魯地文脈,甲骨與青銅在山東博物館展現著文明風采,城市IP“一年四季·泉在濟南”傳遞著歷久彌新的文化韻味。
選定濟南,就代表四年的高校時光會沉浸在深厚的歷史氣息里,不知不覺間增長見識、滋養心靈,促使傳統智慧與當代觀念在交鋒中催生進步的動力。
理由三
名校云集筑夢,多元專業為莘莘學子提供廣闊舞臺
濟南是山東省的行政中心,這里設有52所高等院校,匯聚了全省最出色的大學教育資源,讓參加高考的學生有豐富的選擇機會。
此處匯聚了山東大學等頂尖名校,這些學府位于學術重鎮,此外,長清大學城、章丘大學城等眾多高校形成的集群,也為構建“依山傍水、資源互通”的求學環境提供了支撐。
山東大學在數學和臨床醫學領域持續保持全國頂尖水平,濟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成功進入國家一流學科行列,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和心理學專業在省內享有領先地位,山東財經大學經濟學和管理學專業展現出獨特優勢,齊魯工業大學輕工業技術和食品科學等專業緊密圍繞產業發展需求,這些學科共同形成了支撐未來發展的強大學科體系。山東建筑大學的建筑學專業,以及山東藝術學院的藝術設計專業,都在業內享有很高聲譽。
需要重視的是,該市主動尋求高校與企業合作的創新方式,意圖在學生培養、工作實習層面開展緊密協作山東師范大學是211嗎,達成院校教育成果與企業用人標準的精確匹配;借助競賽平臺,已持續開展8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競賽、持續開展7屆濟南市創業競賽、持續開展9期創業泉城訓練活動,逐步形成了涵蓋創業教學、創業指導、計劃展示、成果實施、商品營銷等完整環節的服務體系。
濟南的高校布局極為全面,涵蓋了所有主流學科門類,諸如人文社科、理工農醫以及藝術和體育等。不管學生們的志趣偏向哪個領域,都可以在這里獲得充分的發展空間。
理由四
創新浪潮奔涌,產業沃土為職業發展搭建騰飛平臺
四年的高校歲月在流水和書卷間悄然度過,濟南這座城已悄然在你未來的工作征途上播下了與它同頻共振的萌芽。
經濟發展程度和人口數量,是衡量城市生機的重要參照。GDP總體值和常駐民眾規模越宏大、進步越迅速,表示城市前進態勢越佳,學子完成學業后的謀生途徑也會更豐沛。濟南作為“黃河流域關鍵性的都會”,在黃河重大國家層面的部署中擔當引領示范角色,經濟總體規模上超越了1.35萬億元的界限。濟南在《世界城市名冊2024》這份全球權威榜單上排名提升,達到了第87位,被認定為世界二線城市,同時入選了“全國企業投資吸引力城市20強”,并且被授予了“2024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的稱號。
濟南歷經多年拓展,培育出若干支柱性產業,涵蓋大數據及新一代科技,智能制造與精密設備,優質鋼材與前沿材料,醫藥健康與大健康產業,以及現代金融服務等領域。今年,濟南持續改進并組合相關產業環節,把原先的“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群”調整為“十三條標志性產業鏈、三十四條重點產業鏈”,涉及電子通訊、尖端程序、當代醫藥、新能源設施、前沿材料、鋼鐵等核心行業。這種“13加34”的產業鏈結構不斷更新換代,“整體環節提升”促使城市邁向更優質、更有活力的經濟發展模式。
當前,設有“完整周期人才服務系統”為畢業生提供支持:青年人才能夠獲得住房補助、出行便利等特別待遇;每年將近兩千萬元資金用于扶持創新人才開創事業;對人才表示高度重視,把每年六月十二日定為“海右人才節”……從遷入到工作、從租房到購房的全方位政策援助,使人才在濟南發展的每階段都更為穩妥。
現在濟南的人力資源數量已經超過287.5萬人,并且已經連續三年被授予“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的稱號。從2022年到2024年,濟南市為城鎮增加了56.8萬個工作崗位。在濟南市內的大學里,每三個找到工作的畢業生中貝語網校,就有一個決定留在濟南工作。濟南兼具都會級的發展機遇與生活化的經濟開銷,在此,理想實現的進程比預期更為迅速。眾多青年在這片新興的試驗場上,把學術積累變成事業躍起的基石。
濟南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融合了傳統文化、前沿潮流和廣闊前景,為年輕人創造了豐富多樣的選擇空間。當填報志愿的筆跡完成時,這不僅是決定一所院校、一個學科,更是決定與一個城市共同發展。
盼望秋天,到濟南同你碰面,濟南日報·愛濟南 見習記者:李佳慧 記者:范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