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12 08:21:25作者:佚名
發酵:曝出高校轉學“潛規則”
令人匪夷所思的轉學理由:氣候不適、飯菜太辣、油畫過敏……
引起廣泛爭議的是:由于轉入與轉出學校的排名懸殊、學生轉學動機多樣、缺乏公示程序等多重因素。
“潛規則”現象在高校轉學中并非湖南大學獨有。實際上,研究生轉學在很多高校都有發生,只不過大多數情況都采取了較為隱秘的手段。
【最新報道:17位研究生轉學申請遭取消,揭露了高等教育機構在轉學方面的隱蔽規定】
湖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處的副處長坦承其子進行了轉學操作;湖南省審計廳的退休副調研員對此則表示不便多談;涉及的三位湖南大學學生分別來自不同的學校:朱某系長沙理工大學轉學而來,其父為工商管理學院的一員;楊某則是由湖南農業大學轉至湖南大學,其母擔任幼兒園園長;張某則是從吉首大學轉學而來湖南大學考研成績查詢,其親屬在研究生院工作。
專家指出,此舉或許會引發新的不公現象。其中,或許有17名學生具備合理的轉學理由,然而,面對輿論的壓力,湖大匆忙作出撤銷這17名學生學籍的決定,這一舉措顯得過于草率。
【相關新聞:湖大轉學追蹤 部分親屬確為官員 否認打招呼】
專家提出,首要任務是厘清轉學流程及評判準則,并向公眾全面展示轉學流程,對申請轉學的學生進行評估湖南大學考研成績查詢,并將評估結果、學生學業成績、學術水平等相關信息予以公開。此外,還需對現行的學校招生管理體系進行審視與改革網校頭條,避免學校行政部門任意干預,轉而由獨立的招生委員會負責制定招生標準,并在監督之下執行。
【相關新聞:湖大轉學風波繼續發酵 轉學制度面臨存廢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