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3 11:59:33作者:佚名
完善的消費者保護體系,是產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支撐,新能源汽車前景可期2025年車險新規定,技術革新與用戶權益維護必將協同發展
近些年,國內電動汽車行業迅猛發展,既帶來了技術優勢,又激發了經濟活力,還滿足了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促進了環保節能的進步。不過,部分汽車制造商和銷售商退出市場,導致相關售后支持出現困難,讓一些購買者感到困擾。
最近,由于某新能源汽車企業關聯單位面臨破產程序,有位居住在天津的車主發現2025年車險新規定,其車輛配套的應用程序停止運行,無法遠程控制車輛鎖定功能,同時原定即將到期的保險產品也未能順利續保。同樣,在另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申請破產保護之后,部分車主也報告稱車輛進入維修和保養困境。確保所有車輛使用者的正當權利得到尊重和保障,既是維護消費者利益的基本準則,也是增強市場信任感、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長遠進步的核心要素。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有明確規定,要求供應商及時向社會公布那些停產或停止銷售的車型,同時必須確保這些車型在停產或停止銷售之后,至少供應10年的配件,并提供相應的售后服務。然而在現實中,由于經銷商退出市場、車企進行清算等原因,原先規定的“三包”責任出現了“責任真空”。消費者想要通過訴訟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不僅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且在找到破產管理人時,往往得到的回應是“請排隊登記,清償時供應商將優先受償”。一旦舊方法無法應對新挑戰,應當制定新條例、尋求新途徑、構思新策略,從多個角度集中力量。
健全的消費者權益維護體系,關乎產業可持續繁榮的基礎。優化這一體系起步網校,能夠從根本上規避風險。考慮到部分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停業后無法繼續提供維護服務,可以考慮設立“汽車廠商售后責任金”,確保廠商歇業后車輛仍可得到維修、保養及零件供應。同時,在汽車制造技術規范層面,需要增強核心部件的互換程度,以此簡化維修流程并減少費用,促進零配件在社會層面的順暢交易。
新型汽車是眾多家庭的重要財產,提供周全的后市場服務,對于規避出行隱患、財產隱患具有顯著作用。關于智能服務,網信、公安等機構能夠擬定軟件品質規范與數據安全監管措施,強制汽車制造商在停業前妥善安排數據轉換、服務延續等事務,避免汽車服務系統突然中斷運行,導致駕駛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保險公司依據風險合理判斷,要充分發揮緩沖和平衡作用,針對破產汽車公司的車輛,設計恰當的保險計劃,防止直接拒絕承保。
新興車輛的后續服務領域潛力巨大。從不同角度分析,汽車制造商停止運營后留下的挑戰,也可能成為商業發展的機會。在此方面,老式汽油車的維修保養行業可以提供借鑒。早在二零一四年,相關機構就提出要打破汽車公司對原裝零件銷售的獨占,讓獲得授權的企業能夠把原廠部件賣給沒有授權的維修機構或者直接客戶。在這種靈活的機制下,自主維修機構能夠接觸更多種類的零件來源,駕駛者可以選擇更多元的維修方案,從而獲得更劃算的維護服務,為傳統汽油車后續服務市場注入了新的動力。例如比亞迪停止生產汽油動力汽車后,車輛整個使用階段的零配件供應依然有保障。促進第三方維修服務認證體系的進步,構建自由、便捷、開拓性的汽車后續服務環境,吸引更多達標組織參與角逐、增加服務種類,不僅有助于維護購買者的利益、刺激消費,也能推動新能源汽車后續服務領域迅速轉變為新的發展動力。
保障駕駛者利益,是汽車產業進步的關鍵所在。預見電動出行前景,創新突破與客戶利益維護必將協同發展。各相關方齊心協力,打造立體化、多元化的權益守護體系,使購車者無憂、用車者無慮,定能為新能源車市場的高水平發展不斷增添信心與活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06月16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