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2 20:12:14作者:佚名
經濟參考報記者 梁倩 陸浩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穩定樓市股市,并持續使勁讓房地產市場不再下跌而是回升貝語網校,這些說法為全年的房地產政策定了方向。此外,“優質住房”這個詞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里,這體現了政府對提高居民住房水平的關注,也表明房地產行業將要進入一個更加看重品質和能夠長久發展的新時期。
保持止跌回穩積極勢頭
陳昌盛,擔任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并身為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在國新辦舉辦的吹風會上談到,樓市和股市是衡量經濟狀況的關鍵指標,房產是民眾財產中最主要的部分。只要這兩個市場保持穩定,就能引發資產增值的積極反響,同時也能有效促進消費增長。
房地產業在國內經濟構造里依然具有關鍵作用。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周荃表示,房地產生產環節多且牽連領域大,上中下游波及建筑、鋼鐵、水泥、家電、裝修等將近五十個行業,在國內生產總值里占比達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近些年,上海積極推動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善工程,將昔日的舊房轉變為更舒適的居所。2025年2月,上海宣布要全面實現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的升級改造,計劃完成31萬平方米的不成套住房的改造任務,并且啟動了25個城中村改造工程。照片展示了上海市黃浦區508-514街坊地塊上海壹號院項目的建設情況。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房地產領域的四項限制措施逐步解除,四項收費標準相繼下調,兩項扶持政策陸續推出,相關政策不斷推進,各地根據城市具體情況制定差異化方案,著重滿足民眾的基本和升級住房需要;有效運用房地產金融合作平臺,顯著增強對優質項目的資金援助……去年第四季度,相關部門實施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通過各方協作,當前市場信心已顯著增強,房地產領域也顯現出良好態勢。據相關數據統計,去年第四季度,新建住宅銷售面積與銷售額均呈現增長態勢。今年一月至二月期間,房地產市場持續展現出穩定回升的積極態勢。
政策“組合拳”持續加力
針對不同城市采取差異化政策,逐步取消部分管控手段,集中資源開展城中村及老舊房屋更新工程,有效利用閑置土地和商業辦公場所,積極回購現有商品房,擴大對保障性住房的資金支持渠道……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針對“不斷加強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目標,制定了一系列具體行動方案。
穩定房地產市場是件大事,關乎經濟全局和民生福祉,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這樣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多方面措施,包括促進需求增長、改善供給結構、活化現有資產、提升產品品質等,以此全面推動市場發展。
倪虹透露,將著力增強政策綜合作用,讓利率調整、信貸放寬、稅收優惠等舉措的成果更加顯著,使更多民眾受益;會持續推進保障房屋交付的工作,確保購房者的正當權益不受侵害;會強化優質房企的信貸供給,遵循全面納入的原則,把所有達標的項目都劃入重點支持名單2025兩會新政策,給予堅實的資金援助,確保樓盤順利完工并交付使用。
住建部門去年已增加一百萬套住房供應,今年將把城中村和老舊房屋的改造工程做得更大。另外,也在處理現有的商品房庫存。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為四點四萬億元,這筆資金的一部分將用于土地儲備和購買存量商品房。
房地產行業是民眾日常開銷的重要領域,政府在這方面的扶持舉措和實施步伐將會有所加強。姚勁波,全國人大代表,同時也是58同城公司的負責人及行政主管,對此發表看法。他認為,居住領域本身就是一種關鍵的開支場合,當前房地產市場正逐步回歸其原本的居住功能,因此更加需要關注怎樣讓住房相關的消費活動平穩地提升。他提出,一方面要完善相關政策以刺激消費需求,例如減少各種行政性購買限制,同時增加各類購房補助;另一方面要運用專項債券等工具,妥善處理“收儲”事務和城中村更新改造,從而更有效地協調城市整體供需關系,拓展住房使用范圍,實現更顯著的促進作用。
針對房地產公司,專家表示,需要從資源利用角度,幫助其處置閑置的房產,增強自身的資金循環能力。此外,還應從債務管理方面,拓寬延期償還措施的適用對象。專家指出,現階段房地產業仍可能發生資金鏈斷裂轉變為無法償還債務的情況,因此必須同步在資源處置和債務控制兩方面采取措施,防止風險擴大。
行業發展向“好”而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好房子”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打造優質住房與民眾的滿足感、愉悅感息息相關。倪虹談到,住建部門將通過確立規范、運用科技、管理工程三個途徑來促進理想住宅的建造。具體措施包括制定理想住宅建造手冊、更新居住區標準等,其中一項舉措是將房屋的樓層高度標準設定為不低于三米。
公眾對于居住環境質量的追求愈發強烈。周荃強調,國內現有建筑體量巨大2025兩會新政策,然而建筑質量有待提高,居住感受不夠理想,與民眾對理想居住生活的向往還存在明顯距離。為此,需要以“優質住宅”為標桿,推動房產消費向更高層次發展,從而改善居住條件。
倪虹強調,政府部門應當率先打造優質住房項目,此外,還需借助城市更新計劃,將舊式建筑轉變為新型優質住宅。
周荃認為,政府若將財政資源用于促進房屋改造和提升,能顯著促進社會購買力的提升。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統計,推測2026年到2030年期間,對現有房產的升級換代需求,將占全部房產存量的比例超過五成,預計能激發出規模達406億元的社會購買力,顯示出可觀的市場發展空間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