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1 15:25:47作者:佚名
1.高校補錄原因:
有些學校在首次招生時,報名人數偏少,未能滿足當年的招生指標2025高考補錄學校,
其次,初次錄取的學生數量已滿額,不過開學后有些學生沒有報到,因此他們的入學資格被取消,導致部分名額出現空缺。
2.補錄時間段:
暑假時段,首批招生錄取工作全部完成之后,有些學校招生名額未達標的,會開展二次錄取。
在九月,即一些高校開學之際,若有考生因未報到而失去錄取資格導致名額空缺,部分學校會實施增補錄取。
補錄時,以考生重新填寫的志愿為依據,先前填寫的志愿不再有效。想要參與補錄的考生,需要重新提交志愿申請。
2、已經被高校錄取的考生,不得申請補報志愿。
填報補充志愿的考生,需要確保個人選考科目和高校未招滿專業的科目要求一致,否則填報其他學校無效,這種填報沒有實際作用。
填報補報志愿的普通生和體育生,每名學生能夠選擇三所大學,每所大學可以填寫六個專業方向。普通組和體育組不能同時報名。高職生每名學生能夠選擇兩所大學,每所大學可以填寫四個專業方向。
考生填報的志愿信息,需在“普通高考補報志愿系統”中準確錄入,隨后打印出志愿表才算有效,考生必須在此志愿表上親筆簽名。若補報志愿之后,沒有取得“某某省(考生所在省份)普通高考補報志愿表”的打印件,那么其補報的最終結果,將以省考試中心“普通高考志愿補報系統”里記錄的信息為準。
考生需要對自己的選擇是否恰當承擔責任,填報的志愿內容一旦確定,任何人都不能進行改動。
招生考試組織單位核實申請補報志愿的人員時,須避免借助中介服務器訪問網絡2025高考補錄學校留學之路,也不可同時開啟兩個IE瀏覽器界面,以此保障考生志愿數據能夠迅速且精確地登記。
過去在重新填報志愿時,常常出現部分高校申請量過于集中的現象,各招生單位負責人因此建議考生,在填寫志愿時需留意專業間的熱度差異,不可只盯著“搶手”的學校和“搶手”的學科,要兼顧“冷門”與“熱門”,讓志愿構成合理的層級,以此增加被錄取的可能性。
填報時需比較高校補錄名額與該批次考生數量,以降低競爭程度;選擇要就讀的學校務必仔細考察,盡管部分外地名校因生源匱乏參與補錄,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借助新設、合作、調整等途徑擴充招生規模,其中個別學校存在名不副實的狀況;切勿輕信招生中介花錢買分,以免因此失去補錄良機,耽誤學業。
不要過分看重專業,應該優先考慮如何進入學校,一旦進入學校,其他事情都會變得容易,通常在開學之際可以更換專業,如果未能進入,所有努力都將白費,填報志愿時多選擇服從分配,這對提高錄取機會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