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2-19 14:01:17作者:佚名
2021年考研將至,幾家激動幾家愁。
考研并不容易。作為一場長途之旅,復習對學子們的學習效率和意志力提出考驗。同時,它也是場信息戰。充足的信息檢索能為復習博得先機。
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近30天,“考研”相關問題搜索熱度較今年同期下跌48%。
回顧復習之路,你們都在搜索些哪些?考研人的甜酸苦辣,似乎都藏在這種問題里了。
南方省市更關注考研;清華學院熱度高
按照百度搜索大數據的結果,近六年來,“考研”一詞的搜索熱度呈有規律的起伏趨勢。通常而言,即將報名的10月份和即將考試的12月份是兩個關注度整體最高的時間段。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6月10日創下近些年熱度最低點,日搜索熱度達76283。這個日子對考研人而言沒有很特殊,但卻是全省絕大多數地區結束中考的第二日。
“高考沒考好,沒事兒,考研再戰!”也許這句親朋常說的開導話,弄成了中考生進一步了解、尋找寬慰的源頭。
來瞧瞧誰是考研熱門高校,一定程度上,會代表究竟什么中學去年競爭最激烈。
數據顯示,清華學院以22266點的搜索熱度為例第一,遠低于其他高校。緊跟其后的是復旦、南大、天大等老牌名校。
事實上考研380分相當于高考多少分,假若將高校屬性進一步界定,會發覺搜索熱度高踞前列的都是實力強勁的雙一流院校。
疫情之后,各大院校研究生名額的顯著擴展,以及就業競爭日漸加強的大環境,讓樂意搏一搏名校的考生越來越多。
也意味著,當報名名額的下降幅度低于投檔名額的下降,名校考研競爭就會顯得愈發殘酷。
分區域來看,南方省市對考研的關注度整體略低于北方。
百度搜索大數據的結果顯示,浙江是“考研”搜索關注度最高的地區。其次為湖北、山西、吉林、遼寧等省份。西南三省均步入前五。
事實上,僅看搜索關注度最高的10個省市,南方占了八席。一定程度上,與主流觀念符合:不限于東三省,廣東、山東既是人口大省,也是對升學尤為看重的地區。
00后加入考研大軍;肖秀榮登頂考研名師榜
從搜索考研的用戶年紀分布來看,95后已不再是考研主力,而逐步由80后代替。
前二十項用戶年紀中,21歲的用戶占比最大。很容易理解,由于正好在大三、大四的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18-20歲的用戶搜索占比也較高。未雨綢繆、提早打算的80后考研人已不是少數。“大一可以為考研打算哪些?”的知乎熱門提問可不只是談談而已。
與此同時,第一批步入職場的80后,也想回過頭來,爭取重回校園的機會。25-30歲的用戶占有一定比列。
還有一批其他世代的人,也在關心考研:例如45-48歲的用戶同樣出現在前二十排行中。結論來看,不一定是她們要考,而是在替她們的孫輩們操勞。跟中考一樣,考研漸漸成為一項全民關心的事。
凌晨的考研人,還在搜這種問題
在皚皚的考研相關搜索里,我們還找了一些有趣的問題。復習的長途之旅,總要搜點未解答的苦惱,要么打發時間,要么聊以撫慰。
“有沒有考研加油的表情包?”很多人會這樣搜。既是為了鼓勵自己,也是為了鼓勵別人。
有人繼續加油,有人想著要不要舍棄。“考研舍棄人最多的月份?”在這一年的提問頻度很高。答案會告訴你:最后一個月舍棄的人最多。
有時侯,對規則還不甚了解的新人們還想曉得一些細節:“考研一生可以考幾次?”、“考研能提早交卷嗎?”、“考研380分相當于中考多少分?”
假如說日常搜索還是一些常見的問題搜救,這么到了半夜,搜索這件事可能會指向更感性的情感空間,滿載了考研人的志向與擔憂。
“考研可改變第一學歷嗎?”,她們不確定,大專學歷的劣勢是否會影響考研的意義,回答一般是鼓勵——至少早已比只有專科學歷很多了,不是嗎?
“30歲就能考研嗎?”,人已而立,看似已進入既定的生命軌道。但還有許多人想試注重回校園,尋求改變。
“二戰失敗如何辦?”,失敗總要考慮,由于結局可能與它相見。半夜里的考研人,希望在同行者的故事中,獲得貼合自己的答案。
無數問題的背后,既是在提出恐懼,也是在回答恐懼。競爭常有,但近些年甚多。“內卷”一詞的提到頻次可能比現象本身還多考研380分相當于高考多少分,人們不得已在不斷的搜索中向自己提問,同時也回答自己——最終的結果是否會成功?失敗會給我帶來哪些?
結局受敵。但起碼人們相信,她們復習時的每頁筆記、每次估算、每聲朗誦,她們的披星戴月、櫛風沐雨,都是為自己、為家庭爭取一個上升機會時,更加堅實的籌碼。
祝你考研順利,得償所愿。
(文/鹿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