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18 10:28:41作者:佚名
今年暑假,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精心組織了10支社會實踐團隊,他們深入省內外多個地區,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些活動包括錄制思政微課、撰寫實踐日志、進行人物專訪以及校友回訪等,旨在讓同學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方法論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該院“師范育人,就業筑夢”實踐團隊在四川成都和眉山兩地進行了“訪企拓崗”以及畢業生回訪行動,與眾多用人單位進行了深入交流,準確把握了市場的用人需求,同時借助校友的力量,發揮了榜樣的示范和激勵效應。團隊成員姚亞麗從中深受啟發,她表示:“校友們的經驗分享讓我對就業目標有了清晰的認識,未來我將會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西北民族大學文學院,勇于實踐留學之路,積極觀察,敢于承擔重任。”
華夏文明傳承實踐團隊深入探訪了懸泉置遺址、成紀文化城等豐富的文化遺址和館藏的歷史文物,同時,他們還對河西寶卷的傳承與發展進行了實地調研西北民族大學文學院,深切體會到了民間文學的獨特魅力,進而深刻認識到學習和延續華夏文明的價值與意義。
在成都市十二橋烈士陵園、紅軍百丈關戰役紀念館以及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內,同學們目睹了陳列柜里那些斑駁陸離的軍裝和銹跡斑斑的武器,這些景象不禁讓他們心中浮現出革命先烈為革命理想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感人畫面。2021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邱淑梅同學感慨道:“站在十二橋烈士墓前,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了革命烈士們英勇的事跡和崇高的品質。”新時代的青年應積極承擔起延續革命精神的使命與擔當,勤奮學習,勇于擔當。
該實踐團隊將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相結合,精心制作了諸如《緬懷革命先輩——十二橋烈士墓》和《信念與理想至上——百丈關戰役》等一系列微型黨課。賀亮亮,作為團隊的領隊教師和文學院的輔導員,強調:“身為一名高校輔導員及本科生黨支部書記,我有責任積極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借助紅色文化激發學生的精神力量,增強他們的意志和信念,進而加強學生黨支部的黨建工作。同時,我致力于推動大學生黨建與團建相結合,不斷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據悉,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計劃加大社會實踐活動的推進力度,通過精心設計的實踐教育計劃和方案,旨在充分發揮社會實踐在培養青年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樹立正確人生觀中的關鍵作用,確保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真正實現“培養黨的接班人、國家的棟梁之才”的教育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