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3-31 10:13:42作者:佚名
地理:給考生發揮空間
“2018年高考地理試題以區域開發和整治、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等為載體,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境修復觀,增強學生生態環境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如全國Ⅰ卷第43題,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里氏7.0級地震為案例,要求考生對震后重建規劃中,當地有關部門制定了擴大生態保護區面積、擴大農牧發展區面積、適度減少旅游產業聚集區和人口聚集區面積等多項土地利用優化措施意義的認識有所理解。”專家說。
專家表示,高考地理試題擴大開放性試題比例,考查內容與方式具有多樣性,讓學生接觸不同的觀點,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使學生能夠從標準答案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如全國Ⅱ卷43題第2小題要學生設計依托“佛手山藥”的旅游項目,旨在引導考生抓住問題的關鍵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提出策略、建議等。該題設問及作答要求指向不唯一答案,留給考生充分發揮的空間。
理科綜合:重點考查學生邏輯能力
物理:突出基礎性
“2018年高考物理命題聚焦高中物理學科主干內容和要求,以主干的、學生終身發展和繼續學習必須掌握的知識為基礎設計試題,避免超綱、過難過繁的內容。”命題專家介紹,試卷必考部分主要涵蓋力學和電磁學兩部分內容,以勻變速直線運動、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靜電場、電磁感應等重要內容為主線,選考部分主要考查氣體實驗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等主要內容。“可以說,各套試卷的考試內容比例和分數權重,高中物理主干內容均是重點。而各套試卷較難試題所考查的內容也都是主干內容,回歸課堂教材,避免超綱學、超量學。”
專家告訴記者,高考物理注重對基本物理概念、規律、基本實驗技能的考查,突出考試內容的基礎性。各套試卷中增加定性理解的試題,適當減少復雜的運算,引導學生加強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全國Ⅱ卷第14題引導學生從能量的觀念來解決問題,全國Ⅰ卷第15題要求考生對物體的運動、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觀念有深入的理解。
化學:測評學科關鍵能力
“今年高考化學試題呈現我國化學領域最近取得的重大創新科研成果。”命題專家介紹,如全國Ⅰ、Ⅱ卷選取了我國科學家發表在化學頂級刊物上的“一種對天然氣中二氧化碳、硫化氫的高效協同去除轉化裝置”“一種室溫下可呼吸的鈉、二氧化碳二次電池”,在考試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愛國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值得關注的是,高考化學試題重點考查學生獨立思考、邏輯推理、信息加工等關鍵能力。對于相對熟悉的內容,增加開放性,考查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如Ⅲ卷27題提供了兩種合成碘酸鉀的方法,要求學生根據題目給出的信息,獨立地從中分析比較兩種方法的優劣。”專家說,證據推理是邏輯推理能力在化學學科中的重要表現形式,要求學生能夠根據證據,對物質的組成、結構及性質變化進行分析推理,揭示數據和現象的本質特征。例如全國Ⅱ卷27題、全國Ⅲ卷28題均以物質反應轉化為題材,呈現不同類型的數據隨時間或溫度變化圖形,加大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