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2 20:43:48作者:佚名
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北京消息,今年碩士研究生的錄取工作即將結束,部分最初未被選中的申請者,借助調劑程序,獲得了繼續深造的資格。
需要關注的是,今年山東大學、中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廈門大學、蘭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部屬高校招收了許多調劑申請者,這為未能錄取的考生提供了“撿漏”的機遇。
高等院校在接收備選調劑生時,表明其原先的志愿錄取未能達成招生指標。為何在考研競爭異常白熱化的背景下,會產生此種不尋常的情況?
這主要歸結為兩個因素:其一,2025年研究生考試公共科目考核標準提升,部分自主命題專業科目難度也隨之加大,導致一些高校第一志愿考生人數不足。今年,即便是清華大學部分招生項目也出現了無人通過初選的情況。
當前就業環境較為困難,非脫產型碩士學習的價值有所降低,特別是商科和法律這類非脫產型碩士的進修費用較貴,申請者往往在職業發展和繼續教育中優先考慮職業發展,這類非脫產學科也是頂尖大學調換學習名額最集中的領域。
業內消息人士表示,頂尖大學調低分數線的名額有所提升,而普通本科院校的初始報考者錄取狀況良好,并且這些學校也吸引了更多分數較高的調劑學生,這表明學子們在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時意向愈發清晰,決策也更為周全。
多所985高校接收調劑
2025年研考統一調劑啟動之前,眾多頂尖學府公布了擬接收調劑的學科目錄。
廈大設有三十家院部招徠調劑生,預定招收人數逾二百七十名,其中人工智能學科計劃招收十一名,生物與醫藥學科招收人數多達十八名。
華東師范大學設有十家院部接收調劑申請者,預定接納數量逾二百名,所收學生皆非全日制的,軟件工程這一專業空缺名額最多,達七十八名。
中國海洋大學設有八個院系接收調劑學生,其中包括新聞傳播、法學、環境工程這三個全日制學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過《北航招收2025年碩士調劑信息匯總》公布信息,該校整體報名情況良好,部分自主命題科目的專業會招收調劑生。今年能夠接收調劑的專業數量為28個,這個數字比上一年減少了27個。不過山東大學2025年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在今年的調劑專業名單中,依然涵蓋了集成電路工程、人工智能等備受關注的全日制專業領域。
蘭州大學地處西北,辦學水平很高,不過招收調劑專業的數量相當可觀,該校33個學院里,有131個專業方向接收調劑申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也位于西北,教學品質同樣出色,其18個學院中,有53個專業方向也接收調劑申請。
山東大學有13個學科準備接納45位調劑生,其中醫學學科占比較大,另外物理學學科計劃招收調劑生數量達到13位。
部分重點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招收調劑學生的數量更多些。據了解,云南大學計劃招收1026名調劑生,河南大學招收676名,東北林業大學招收640名。
據一名考研輔導領域的人士透露,近些年每年參與調劑的人員數量達到數十萬人之多。盡管頂尖高校釋放出不少調劑機會,可同那些大量尋求調劑的應試者相比,這些機會依舊顯得非常有限。
調往其他學校的機會變得愈發困難,一位學者對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的采訪人員透露,部分大學申請調劑的學生數量,竟比首選填報的人數高出數倍之多。
然而,重點大學更傾向于招收本校的調劑學生,或者分數特別高的考生,因此,為了爭奪優秀生源,社會上產生了一些關于調劑的不規范行為。
今年留學之路,有考生在網上公布了自己收到的調劑復試信息,他是在4月8日12點11分接到該通知的,通知上指示他必須在短信送達后的四個小時內,確認是否愿意參加復試,如果超過了回復期限,那么他可能會失去參加復試的機會。
另有消息稱,過去曾有考生在凌晨四點半接到調劑候補錄用的消息,須于半小時內作出回應;亦有大學在向考生發出調劑候補錄用通知之后,規定他們必須在三分鐘內予以確認。
調劑名額為何增加
大體而言,那些被調劑的985大學十分搶手,參與調劑的名額爭奪也異常白熱化,畢竟,分數較高的落榜學生數量相當可觀,考研指導顧問甘源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了這一情況。
但為何今年985高校得到的調劑名額變多了?
甘源表示,首要因素或許在于今年考研的公共課程設置頗為困難,倘若部分高校的特定專業自主命題的科目同樣難度較大,那么考生取得的成績可能就不會太理想,進而造成第一志愿報考的人數不足。
今年,出現了一些專業第一志愿0上線人數的現象。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存在五個專業,其第一志愿報考的考生無人進入復試環節,地質學是其中之一,原計劃招收十三人,但既無第一志愿上線考生,也缺乏推薦免試生。北京科技大學的材料科學與技術、物流工程、儀器儀表工程、材料工程等多個學科方向,也出現了第一志愿上線復試人數為零的情況。
清華大學的土木工程系2025年招收碩士生的專業有四個,土木工程招生兩人,土木水利招生一人,這兩個專業都只有兩人和一人分別等額進入復試,最高分數是343分,而交通運輸工程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則沒有人進入復試。
調劑名額變多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專業遇冷。
例如,土木學科報考者被錄取的規模在清華大學并非特例,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學科今年招收了十九名學生,但2024年只錄取了七人;廈門大學土木學科需要從其他專業調派十四名學生進行補充。
這種現象和國家基礎建設及城鎮化進程的演進階段緊密關聯。當國家基建與城市化建設發展到比較完善的階段,勞動力市場對土木領域的人才需求慢慢降低,為了順應這一趨勢,一些大學已經取消了土木學科的本科招生。
工程學是招收學生數量最多的學科領域,就業前景也比較理想山東大學2025年錄取分數線是多少,不過冶金學科、水利學科、地質礦產學科、礦業學科、船舶海洋學科等專業的招生一直存在難題,這是由于這些學科對應的職業多集中在環境惡劣、工作特點鮮明的行業。
針對這一問題,國家自2000年開始,反復設置工學學科門類的特殊專業,以此減輕碩士研究生招生的整體分數和單項分數門檻。
該考研培訓行業人士指出,相關扶持政策確保了這些專業的學生來源穩固,不過,部分高校在招收學生時,對數學和業務課的分數要求不高,這對吸引頂尖學生進入這些領域造成了阻礙。
非全日制研究生遇冷
非全日制學科向來是重點大學吸引調劑申請者的主要渠道,今年依然如此。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下轄的工商管理(MBA)、工商管理(EMBA)、會計(MPAcc)以及工程管理(MEM)這四個非全日制學科,合計提供248個調劑位置。廈門大學開設的MBA、EMBA兩個非全日制學科,總共設有93個調劑名額。中國海洋大學的法律(非法學)涉外法方向、法律(法學)這兩個非全日制項目,合計招收35名調劑生。華中科技大學的工程管理非全日制項目,接收調劑人數為21人,較上一年度增加了12人。
非全日制專業遇冷,首先與這些專業的性價比變差有關。
以MBA項目為例,這類課程的招生人數較多,其費用通常達到十幾萬元,而EMBA課程的費用更為昂貴,知名高校的學費一般從三十萬元開始計算。
如今的經濟狀況下,上班人員考慮非脫產研究生學習的價值感減弱了,多數人認為保住職業已經很好,投入數十萬元進修能獲得何種收益難以預料,這是甘源的觀點。
上海某地方性本科大學MBA中心主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近年來公司高層承受的負擔相當重,加之MBA教育費用本身就是一項不小的經濟負擔,使得意向申請者的數量在減少。另一方面,提供MBA課程的學校數量卻在持續上升。
近些年,MBA的招生規模持續擴大。南方科技大學在2025年計劃招收200名非全日制MBA學生,這個數字是該校所有專業招生人數中最高的。現階段,該校的非全日制MBA項目正在接受調劑申請,沒有設定具體的名額上限,而是采取“招滿即止”的方式。
據北京一所“雙一流”高校MBA中心的教授向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明年該校可能會減少MBA學生的錄取名額,目的是為了確保MBA學位的珍貴程度。
這位學者表示,當下多數大學里非脫產工商管理碩士項目普遍存在調劑名額,這與招生流程的設計相關聯。自2017年開始,國家對于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學選拔實施同一標準,即申請非脫產研究生也必須參與全國統考且分數需達到規定標準。他補充道,許多具備學習意愿和經濟能力的在職人士,卻難以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
因此,除開費用偏高的工商管理碩士和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費用相對低廉的法律、公共管理等領域非全日制項目同樣亟需招收調劑生,但實際錄取的多數是未能進入全日制項目學習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并非那些在職人員。
二零二零年之后,教育主管部分作出明確指示,通常情況下,參與招收非日間學習的碩士研究生的機構,主要選拔有工作且定向到特定單位就業的人員。即便如此,這種方式確保了非日間研究生學員群體符合預定范圍,卻仍舊未能扭轉報名人數減少的狀況。
未達成招生指標的機構只能持續招收調劑生,4月10日,北京某著名經濟類學府公布消息,MBA項目準備招收第三批調劑人員,人數為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