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1 17:46:37作者:佚名
近些年,由于民眾越來越關注自身身體狀況,又受到外形壓力的影響,各類瘦身中心大量出現,許多希望改善體態的人紛紛參與其中。據了解,全國上下大概有上千家這樣的機構,它們一般會要求參與者執行嚴苛的運動計劃與營養安排,意圖幫助他們迅速減輕體重。不過,部分參與者在訓練中不幸離世的情況,讓這種減脂方式備受質疑。
長春一家減肥基地內,學員在訓練
“瘋狂”的減肥訓練營
今年三十歲的李瀟瀟(化名)最近離開了杭州的一家企業單位,過去的工作十分忙碌,導致她經常點外賣和奶茶,也沒有精力去鍛煉身體。“這些年體重增加了二十多公斤,血脂等身體數據也不太理想,我想利用這段工作空檔,去參加一個瘦身訓練。”李瀟瀟解釋選擇瘦身訓練的原因,是因為看重它的效果,也擔心自己無法控制飲食。她決定采取行動,隨后開始在社交平臺尋找合適的訓練營,并且通過咨詢后實地考察了其中一家位于浙江淳安的封閉式減肥基地。她向記者展示的視頻中,這個基地的運動場所是用一個廢棄的工廠改建的,地面的鋪設地毯已經磨損得十分陳舊。剛進入大廳,便可以看見兩側墻壁上懸掛著許多學員送來的表彰牌匾,那些都是成功瘦身的人士贈送的,用以紀念自己的成就。大廳左邊還張貼著一張尺寸很大的宣傳畫,畫上用大字寫著“不要畏懼前路的艱難險阻,關鍵在于是否有勇氣邁出第一步”“人的活力源自于持續不斷的身體活動”。大廳的正中央擺放著一塊大型表演臺,臺上配備了麥克風、音箱以及照明系統。瘦身班的學員們每天都會在這塊表演臺上,在指導老師的引領下,跟著節奏強烈的舞曲進行體能訓練。
訓練負荷很大,減肥營的規章制度同樣嚴苛,宿舍入口裝有監控設備,非假期期間禁止外出,禁止送外賣進入,因為是封閉式訓練,學員必須住在營地安排的宿舍里全封閉減肥訓練營多少錢,李瀟瀟跟隨指導人員視察了位于一家破舊旅館里的宿舍,房間非常臟亂差,讓人感到震驚,空間狹小,衣服沒有地方晾曬,每天早上,指導人員還會逐個敲門叫醒學員學員的住宿門牌要固定在門外,完全沒有個人空間,她這樣表示,環境之差讓人難以置信,接待她的工作人員卻強調,前來是為了瘦身,享受舒適無法達到減肥目的。
這種形式下,不論誰參與進去都會變苗條,這是李瀟瀟的感嘆。她還補充說,參與的人大概在120以上,她留意到,每個人看起來都非常疲憊,面色也顯得相當不好。
李瀟瀟的經歷并非孤例,社交網絡上,有網友講述自己的“入選”過程,說本認為這是規范又嚴謹的流程,不料每日反復進行幾種高強度的活動,未顧及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負荷能力,伙食也十分單調,餓得人頭暈目眩。
媒體報道指出,近些年時有減肥訓練班的學員驟然離世的事件發生:二零二三年五月,網絡名人“翠花要逆襲”在陜西省華陰市某處健身機構與世長辭;二零二四年三月,山西林姓男子于西安一家減重訓練中心進行鍛煉時從“動感單車”跌下,失去意識,最終沒能搶救過來……這些慘痛的事件令人痛心,也引人反思,這種高負荷全天候封閉的減重方法是否科學恰當?
北京體育大學的張一民教授向《環球時報》的記者透露,控制體重必須小心處理,因為這關系到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生命安全。對于體重過高的孩子或者成年人而言,減輕體重并不僅僅是為了改善形象,更是為了保障健康。特別是那些平時不運動的人,如果一下子進行劇烈運動,可能會遭遇危險。對于體重嚴重超標的人,特別是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狀況的個體,減重過程需要由醫生提供專業建議。
減肥背后的“生意經”
華經產業研究院所出的《2023-2028年中國瘦身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表明,中國瘦身群體在挑選瘦身途徑時,成效是他們的核心考量,占比達到54.3%;然后是安全性,占比為52.4%。由于減肥愿望強烈,加上消費能力增強,因此投入精力與金錢這兩項因素在中國瘦身群體中的權重相對較低。
艾媒咨詢的數據表明,中國網民在瘦身方面的花費,有32.7%集中在2001至4000元區間;有26.3%的人愿意投入1001到2000元;還有6.7%的人準備花費8001元或更多。
某些訓練基地存在隱藏的收費現象,就是事先承諾低價或免費的項目,等到參加后才知道要另外繳錢。例如,有的訓練基地會額外收取訓練器材、生活物資、伙食等開銷,甚至出現“喝水、洗澡必須辦水卡”的情況。
更糟糕的是,合同中包含大量苛刻的條款全封閉減肥訓練營多少錢,讓學員幾乎無法達到退款標準,學員很難符合退費的要求。某些訓練營保證學員在28天或30天內能減重8%到10%,并承諾“簽約后減重不達標可退款”。但這些合同通常附加了諸多限制條件,比如學員不得違反訓練營的任何規章,包括不能請假、不能遲到、不能早退、不能偷吃食物等行為。即便完全依照規定執行,體重仍未達到預期數值,也可能由于訓練營找各種理由,導致退款過程異常艱難。
部分收費較低的瘦身營,是以犧牲鍛煉、住處、飲食的標準為前提,為顧客設下了另一種消費圈套。例如“1980元28天,含食宿,配備指導員”,此類宣傳常見于社交平臺。不過從開銷核算角度分析,要讓機構達到宣傳影像里的水準,這類組織幾乎無法實現收支平衡。
李瀟瀟在做了大量比較之后,確定了一家開放性且非固定合作關系的瘦身機構。她現在正參加該機構的課程,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學員的居住環境是酒店式套房,飲食方面注重均衡和營養,沒有住處的學員可以像學生一樣每天到中心鍛煉。指導老師會依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逐步設計訓練計劃,體驗起來如同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但是費用要高得多,達到了先前那家價錢的整整兩倍,僅單間住滿28天就要花費1萬2千元。她另外說明,即便沒有簽訂減重合同,訓練時大家的目標意識依然非常明確,每天早上8點到9點要輪流去稱體重,晚上會有工作人員把體重變化數據表發給每個人。雖然這里的規章制度不會那么嚴格,不過在這種環境里,學員們都會自覺地進行自我控制。
律師:訓練營要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目前,市場上的減肥訓練機構質量參差不齊,那么創辦一家減肥訓練中心具體需要滿足哪些要求?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的郭琳律師向《環球時報》的記者表示,要開辦健身房或者減肥訓練場所,必須申請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同時獲得公共場所安全達標證明、衛生部門發放的許可證以及消防安全的合格證明等文件。
因參加瘦身課程而造成學員離世事件,主辦方是否需承擔相應后果,法律界人士持同樣看法。郭琳說明,這類瘦身機構通常被視為公共區域、商業場所,其管理者有責任確保安全,具體而言,管理者在其負責運營或管理的地點,對參與者、可能參與者或任何進入該地點的人員的人身及財產安全,都必須依照法律履行安全保護責任。她覺得,減重營的負責人須從三個方面加強管理,防止學員出現意外身亡的情況。比如確保指導員具備相應資質,在學員登記時要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準備好專業的救援工具和設備,還要有懂得急救知識的工作人員隨時可以提供幫助;在經營過程中,醫療救助人員要一直準備著應對突發狀況;一旦學員受傷或者生病,要立即采取正確的救助措施,并且迅速將他們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想要控制體重的人,怎樣才能健康且科學地瘦下來?張一民指出,科學瘦身的首要措施是改善膳食結構。體型偏胖者不應該采取極端的飲食控制或者過度的體育活動來減重,這些方式或許會損害身體健康,而且不容易長期堅持。正確的做法是降低糖分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的攝取量,同時提升蔬菜和全谷物的食用量,確保營養搭配合理。適量活動是減重過程中的關鍵環節貝語網校,每周安排三天,每次進行大約一個小時的運動,能夠促進肌肉增長,并提升基礎代謝水平。張一民指出,對于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28的人群,減重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開展,持續跟蹤體重變化和身體狀態,依據具體情況調整減重方案,以保障減重過程的安全,并迅速應對可能出現的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