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6 11:17:33作者:佚名
過去因生育第二個孩子繳納的款項,現今可以申請退還嗎?當前,國家生育政策從控制數量轉變為提倡生育,許多家庭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塵封已久的話題。回復如下:在絕大多數情形下,這筆因多生而征收的費用是無法拿回的,不過存在三種特殊狀況,相關人士可以依照法規要求返還這筆所謂的“超生費用”。
一、這3種情況,罰款可退
1. 政策“時間差”導致的多收
政策方向發生轉變時,有時會出現中央方案已經實施,但各地執行尚未到位的現象。例如:
2016年實施二孩政策全面放開之后,一些地方依然向生育二孩的家庭收取社會撫養費。
2021年三孩政策開始實施之后,有些地區仍然在繼續執行針對“三孩”的處罰措施。
如果嬰兒誕生于法規解除之時,或區域當局終止處罰之期之后,倘若仍舊遭受“超額生育”的處罰金,這筆費用便是“誤征”,可以提出補償要求。
二零一六年五月,河南省張先生的第二個孩子降臨人世,但當地人口管理單位依然依照既有規定對其處以三萬元罰款。張先生手持孩子出生的證明文件以及罰單憑證提出異議,經過核實確認相關政策已經調整,原先的處罰屬于不當行為,因此三萬元罰款被全部撤銷。
2. 違規征收的“糊涂賬”
收取社會撫養費有嚴謹程序:需發出正式的《征收決定書》,里面寫清楚具體數額和理由,同時要說明可以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的權利。如果出現以下情形,就屬于“違法收取”,必須將罰款退還。
- 沒給書面通知,僅憑口頭通知就收錢;
超出常規罰金,例如依據家庭年所得收取十倍數額,遠高于本地劃定的三至六倍標準。
- 用“扣工資、搬東西”等強制手段逼繳。
山東李女士2015年生育第三個孩子期間,村干部沒有展示任何證件,就到家里強行收取五萬元錢作為所謂的罰金。她保存了催款時的錄音資料和轉賬憑證,隨后向紀檢監察機關舉報,最終不僅讓這筆錢款被全額退還,而且相關責任人還因為操作程序不合法受到了相應的處分。
3. 身份信息錯誤導致的“誤罰”
由于錄入資料發生偏差,將“依法繁衍后代”錯誤認定為“違反生育政策”,這種情況屬于典型的“被錯誤征收的費用”。例如:
- 雙胞胎被登記成“間隔不足的兩胎”;
證件里的出生排行登記有誤,比如本應是第一個出生的,卻錯誤地記錄成了第二個出生的。
只要能夠證實原先的“多生”結論系數據失誤所致,便可根據材料申請退還罰金。
四川王大爺的兩個孫子是雙胞胎,卻被登記成“兩胎出生”河南省單獨二胎政策,村里以生育時間間隔太短為由,向他們家罰款兩萬元。王大爺用醫院的出生證明和接生記錄來證明孩子們是同一天出生的,向村里提出申訴。一個月之后,村里撤銷了罰款決定,王大爺成功拿回了這筆錢。
二、想申請退款?按這3步走
1. 備齊關鍵證據
必備文件有:當年的罰金憑證(或銀行劃款憑證)、孩子的出生醫學證明、戶籍登記簿,還有能證明“規定時段”或“資料不符”的文件(例如地方政策公告、醫療檔案等)。
2. 向“收錢單位”申請
需與先前罰單的發出單位取得聯絡,該單位多為衛生管理機構或基層人口政策執行辦公室,然后填寫《退款登記單》,闡述具體緣由并附上相關證明材料。相關部門人員將依照標準流程進行審核,一般周期為十五天到三十天。
3. 沒結果?向上級反映
如果下級單位行動遲緩或態度強硬,可以聯系12345政務服務熱線提出控訴,也能夠前往地方信訪機關遞交正式文件。務必將每次交流的情況都記錄在案,例如編號信息、接待者姓名等細節。
三、注意這兩個“時間點”
申請期限為三年,自符合退款資格之日起計算,若逾期則可能無法繼續主張該權利。
區域存在差別,各個地方的程序并非完全一致,最好先聯系當地衛生部門的服務熱線河南省單獨二胎政策,也就是12320,弄清楚需要準備哪些文件以及應該找哪個單位,以免白跑一趟。
最后提醒
人口調節策略的更新是為了配合社會進步,不過修正偏差同樣關鍵。那些符合特定條件的家庭,無需認為“以往的款項無需理會”——依照法規索回本應得到的資金貝語網校,既是保障自身利益,也是政策公正的彰顯。當然,也不要盲目相信“所有處罰金均可退還”的傳言,只有當確實屬于“錯誤征收、違規征收、誤征”的情形時,才能夠合法地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