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29 22:29:02作者:佚名
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qū)校門,這里曾經(jīng)是(舊)南京大學的校址
這次調整讓江蘇高校的數(shù)量大幅增加,為后來省內11所211大學打下基礎。
但也是因為拆分,幾十年來有關“誰是國立中央大學正統(tǒng)血脈”的爭論,持續(xù)在南京各高校間上演,尤其是南京大學跟東南大學。兩所學校的學生從早年的天涯論壇,一直吵到知乎、微博。
雙方你來我往,誰也不服誰。就連南京工學院1988年改名東南大學,也被人評價為別有用意。
南京工學院在1988年,正式改名東南大學 / 東南大學校史文化網(wǎng)
對此,東南大學早有官方解釋,指出發(fā)展單一學科對學校建成綜合大學的目標不利,而且國內外普遍覺得學院比大學低一個等級,有不少“學院”早都默默改了名字。再加上1986年中國礦業(yè)大學 985,中央政策文件里明確了大學跟學院的差別,南京工學院具備成為大學的條件,“升級”更加名正言順[1]。
至于取什么名字,校方稱其考慮了多方意見,比如“中央大學”是多所高校的前身,實現(xiàn)難度比較大。冠以“理工”兩個字,則違背了學校綜合發(fā)展的計劃[1]。
“東南大學”不僅體現(xiàn)辦學目標,具備歷史底蘊,還反映南京的地理位置,再合適不過[1]。
只是誰也沒想到,這次更名后不過幾年,福建東南衛(wèi)視橫空出世,憑借綜藝節(jié)目《開心100》在全國迅速走紅。從此很多人心里,東南跟福建劃上了等號。
東南大學,悶聲建設國家
當然,東南大學被認成福建學校這個“鍋”,也不能完全由東南衛(wèi)視來背。
更名后的東南大學,延續(xù)了工科院校一貫低調的作風,并沒有把重心放在宣傳上,埋頭搞起了科技創(chuàng)新。光是1986至1995年,東南大學(包括南京工學院)承擔的科研任務就有6600多項[6]。
幾十年來,許多跟國家經(jīng)濟建設相關的重大科研項目,都有這所學校的身影。
比如,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wǎng)CERNET的建設。
你可能不熟悉CERNET這個名字,但一定用過校內網(wǎng)。自1994年起,東南大學就開始跟清華大學等高校共同建設CERNET[7],后來東南大學成為華東北地區(qū)高校的網(wǎng)絡中心[8]。
北京,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wǎng)CERNET建于1994年,是我國四大主干網(wǎng)之一
不過CERNET的意義遠不止校內網(wǎng)這么簡單。正是有了它,國內的互聯(lián)網(wǎng)研究與建設才拉開序幕。拿網(wǎng)絡社交舉例,中國第一個BBS站點“水木清華”,就是1995年在CERNET上開通的[7]。
中國移動通信技術的發(fā)展,同樣離不開東南大學的貢獻。
上個世紀90年代,國內2G技術還是一片空白。剛剛破格升為東南大學教授的尤肖虎臨危受命,領銜東大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從零開始研究。之后的幾十年里,尤肖虎團隊主導了從3G到5G研發(fā)的多個國家級項目,是領域內當之無愧的開拓者[9][10]。